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田间残留阿特拉津对小粒大豆苗期生理影响及抗性品种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帅 1 ; 张子戌 1 ; 胡刘涛 2 ; 卢静妍 2 ; 朴世领 1 ; 王玉民 2 ;

作者机构: 1.延边大学农学院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小粒大豆;苗期;阿特拉津;品种筛选;抗性

期刊名称: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ISSN: 1004-7999

年卷期: 2018 年 003 期

页码:

摘要: 为筛选抗阿特拉津的优良小粒品种,模拟田间残留量阿特拉津环境,研究44份小粒大豆品种的苗期生理指标的变化和苗期药害反应.结果表明:残留的阿特拉津对不同小粒大豆生长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70.5%的品种相对出苗率低于对照,93.2%的品种叶绿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95.5%的品种叶片细胞受到一定损伤,79.5%的品种死苗率高于对照;苗期根部药害反应只有18.1%的品种大于冠部药害反应,说明根部受到的伤害程度大于冠部.根据以上指标,初步鉴定出抗性较强的小粒大豆品种吉林小粒2号、吉育101、吉育113、吉育115和合丰54等5份.为进一步评价不同品种对阿特拉津的抗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直接喷施田间用量的阿特拉津条件下的存活率与其他指标间的关联,结果表明,直接喷药后的存活率与相对出苗率和根、冠部的药害反应有着密切的关联,影响大小依次为:相对出苗率﹥冠部药害反应﹥根部药害反应﹥相对死苗率.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吉育101和吉育115两份对阿特拉津抗性较强的小粒大豆品种.

  • 相关文献

[1]大豆新品种吉育104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洋,马晓萍,王跃强,杨光宇,陈健. 2012

[2]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1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英男,齐广勋,刘晓冬,袁翠平,赵洪锟,李玉秋,董英山,王玉民. 2018

[3]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1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英男,齐广勋,刘晓冬,袁翠平,赵洪锟,李玉秋,董英山,王玉民. 2018

[4]利用ISSR标记评价黑龙江和吉林小粒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 郑淑波,于盛竹,赵洪锟,袁翠平,刘晓冬,齐广勋,董英山,王玉民. 2018

[5]浅议通化地区小粒大豆发展空间. 姜海英,滕迁莹,于光磊,孙浩钧,崔明元,刘海,王明亮. 2019

[6]不同小粒大豆品种幼苗期对耐涝性的生理响应及抗性鉴定. 张子戌,王帅,胡刘涛,卢静妍,朴世领,王玉民. 2018

[7]绿皮、绿子叶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02的选育与应用. 马晓萍,杨光宇,王洋,纪锋,宋志锋,杨春明,王英男. 2007

[8]出口专用大豆新品种吉林小粒7号选育报告.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纪锋,胡金海,许明,杨春明. 2005

[9]突出区域优势 发展小粒大豆生产. 王洋,杨光宇,马晓萍,张春安,管俊. 2004

[10]不同小粒大豆品种豆芽特性比较. 郑淑波,赵洪锟,刘晓冬,袁翠平,杨美英. 2013

[11]“吉育101”小粒大豆的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英男,王洋,杨光宇. 2009

[12]小粒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115的选育. 齐广勋,王英男,刘晓冬,袁翠平,赵洪锟,李玉秋,董英山,王玉民. 2021

[13]“吉科豆10号”小粒大豆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王英男,王玉民,杨光宇,董英山. 2016

[14]绿皮绿子叶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03选育简报. 杨光宇,王洋,王跃强,王英男,吉剑南,李悦光. 2011

[15]基于SSR标记的小粒大豆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卢婧妍,胡刘涛,赵洪锟,刘晓冬,袁翠平,齐广勋,王玉民,董英山. 2021

[16]小粒大豆籽粒品质与豆芽品质的关系研究. 田志刚,刘香英,范杰英,南喜平,李若姝,赵玉娟,康立宁. 2016

[17]小粒大豆新品种吉林小粒6号选育报告.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王英男,杨春明,高淑琴,蔡蕾. 2008

[18]小粒大豆新品种吉林小粒8号选育报告. 王洋,马晓萍,王英男,杨春明,高淑琴,蔡蕾,杨光宇. 2008

[19]植物抗病诱导剂的研究进展. 李莉,任金平,郭晓莉,韩润亭,刘晓梅,张金花,孙辉. 2005

[20]适宜吉林西部中轻度盐碱稻区直播品种筛选. 李鹏志,黄好文,滕祥勇,王金明,林秀云,孙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