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我国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国芬 1 ; 李超萍 1 ; 时涛 1 ; 吴会杰 2 ; 蔡吉苗 1 ; 李博勋 1 ; 陆翠梅 1 ; 黄贵修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2.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分子特征;侵染性克隆;致病性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1 期

页码: 187-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我国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ri Lankan cassava mosaic virus,SLCMV)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以感染SLCMV的木薯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DNA-A和DNA-B基因组全长,通过生物信息软件分析比较其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特征;构建了强、弱致病力分离物(SLCMV-Colombo和SLCMV-DG1922)的侵染性克隆,分别将 2 种致病力分离物的DNA-A和DNA-B组分进行重组,接种烟草(Nicotiana tabacum),比较 2 种分离物的致病性差异.结果显示:我国SLCMV为"旧世界"双组份菜豆花叶病毒,编码包括AV2基因在内的 8 个开放阅读框(ORFs);具有双生病毒典型的共同序列(CR)、重复序列、TATABox和TAATATT↓AC茎环结构,Rep蛋白羧基末端有 7 个氨基酸缺失;我国SLCMV的基因组、编码和非编码区与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分离物的相似性在 97.0%~100.0%之间,与印度和斯里兰卡早期的分离物相似性为 86.5%~98.6%,DNA-B 组份与印度木薯花叶病毒株系(ICMV)编码区序列相似性为 95.0%~97.6%,与其他 9 个非洲木薯花叶病毒株系序列之间的序列相似性均低于 80.0%.侵染性克隆接种结果证实,强致病力分离物SLCMV-Col的DNA-A(Col-A)组份在烟草叶片表现典型花叶症状中起主要作用,而我国分离物的DNA-B(DG1922-B)能协同Col-A对烟草产生强致病性.本研究分析了我国SLCMV的全基因组结构,建立的侵染性克隆及其技术为进一步解析SLCMV致病性机理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 相关文献

[1]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TVM3分离物侵染性克隆构建及鉴定. 余乃通,冼淑丽,尹慧祥,赵羽涵,郑小宝,刘志昕. 2023

[2]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AC2与拟南芥SGS3蛋白互作研究. 刘雪婷,谢秋贤,刘琳玉,符艳,张秀春,任艳利. 2024

[3]利用酵母同源重组系统快速构建Potyvirus病毒侵染性克隆方法. 赵光远,庹德财,沈文涛,黎小瑛,周鹏. 2015

[4]一种E.coli-Free的酵母同源重组系统稳定快速构建PLDMV侵染性克隆的新方法. 庹德财,沈文涛,言普,黎小瑛,周鹏. 2017

[5]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hc-pro基因保守基序FRNK点突变对病症表现的影响. 谭东,庹德财,沈文涛,言普,黎小瑛,周鹏. 2018

[6]木薯普通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及GFP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分析. 俞春烨,庹德财,沈文涛,言普,黎小瑛,周鹏,徐晶宇. 2022

[7]黄瓜花叶病毒香蕉分离物基因组全长克隆及侵染性克隆构建. 瞿青云,沈文涛,庹德财,言普,陈萍,周鹏. 2024

[8]海南番木瓜环斑病毒全长cDNA克隆及其侵染性克隆构建. 赵光远,庹德财,沈文涛,黎小瑛,周鹏. 2015

[9]利用酵母同源重组系统快速构建potyvirus病毒侵染性克隆方法. ZHAO Guangyuan,赵光远,Tuo Decai,庹德财. 2015

[10]海南番木瓜环斑病毒全长cDNA克隆及其侵染性克隆构建. ZHAO Guangyuan,赵光远,TUO Decai,庹德财. 2015

[11]杧果GeB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孙瑞青,杨楠,刘志鑫,夏煜琪,孙宇,高庆远,蒲金基,党志国,张贺. 2021

[12]降香黄檀和海南黄檀的鉴别. 王军,丁旭坡,杨锦玲,段瑞军,洪少友,梅文莉,戴好富. 2018

[13]香蕉炭疽病菌不同菌株的比较. 胡美姣,李敏,高兆银,杨凤珍. 2006

[14]香蕉炭疽菌不同菌株的比较. 胡美姣,李敏,高兆银,杨凤珍. (Mis

[15]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性及其RAPD分析初步研究. 谢艺贤,张欣,漆艳香,蒲金基,刘志昕,张辉强. (Mis

[16]香蕉枯萎病菌SNF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一贤,周端咏,毛超,汪军,黄俊生. 2012

[17]大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郭立佳,彭军,杨腊英,王国芬,梁昌聪,刘磊,黄俊生. 2013

[18]香蕉炭疽病菌不同菌株的特性比较. 胡美姣,李敏,高兆银,杨凤珍. 2007

[19]香蕉枯萎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on1基因敲除转化子的表型分析及致病力测定. 李恒,畅文军,陈汉清,乔帆,曾会才. 2019

[20]转录因子FoSwi6调控香蕉枯萎病菌的生理特性和致病性. 丁兆建,漆艳香,曾凡云,彭军,谢艺贤,张欣.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