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导入及AFLP标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润堂 1 ; 白建荣 1 ; 温琪汾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簇毛麦;小麦白粉病;AFLP标记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8151

年卷期: 2004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222-223+226

摘要: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以簇毛麦为抗源,采用杂交与辐射、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小麦,选育出高产、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和农艺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经AFLP标记,确定了4个抗白粉病种质均为含有一段簇毛麦DNA的易位系,并得到3个可能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和7个连锁不太紧密的标记,为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鉴定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导入及AFLP分析. 刘润堂,白建荣,温琪汾,王纶,王星玉. 2003

[2]簇毛麦抗白粉病新种质的选育. 刘润堂. 2011

[3]小麦抗白粉病种质的创新利用. 刘润堂. 2008

[4]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导入的研究. 刘润堂,白建荣,温琪汾. 2002

[5]簇毛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导入小麦研究. 曹亚萍,张瑞奇,范绍强,陈佩度,张风琴,周元成,张姝敏. 2010

[6]基于EST-PCR的簇毛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及应用. 曹亚萍,曹爱忠,王秀娥,陈佩度. 2009

[7]普通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系的选育与鉴定. 曹亚萍,陈佩度. 2008

[8]簇毛麦1V染色体的传递及品质效应分析. 曹亚萍,张明义,范绍强,张风琴,周元成,张姝敏. 2011

[9]小麦—偃麦草—簇毛麦三属杂种研究初报. 袁文业,张美荣,裴自友,孙玉,白建荣,孙善澄. 1992

[10]簇毛麦和中间偃麦草rRNA基因位点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裴自友,袁文业,孙善澄,孙玉,富田因则,安室喜正. 2002

[11]用AFLP标记鉴定带有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易位系. 白建荣,刘润堂,郭秀荣,侯变英,PeterLangridge. 2000

[12]大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美华,逯保德,兰创业,赵军良. 2011

[13]硝酸稀土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武英鹏,张作刚,刘明宇,原宗英,侯玉. 2013

[14]分子标记选择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b、Pm13和Pm21聚合体. 张增艳,陈孝,张超,辛志勇,陈新民. 2002

[15]2006年—2008年山西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监测. 武英鹏,原宗英,李颖,石保明. 2011

[16]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刘敏捷,原宗英,李霞,武英鹏,周建波. 2019

[17]小麦抗感品种间作和混种对白粉病的控制效果. 武英鹏,原宗英,刘敏捷,张治家,侯玉,唐翼锋. 2021

[18]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监测研究. 武英鹏,原宗英,李艳芳. 2005

[19]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屈会选,党建友,程麦风,屈非,连晋,谢咸升. 2011

[20]饲粮兼用多年生小麦培育与多年生特性两重性的研究. 孙玉,孙善澄,刘少翔,闫贵云,郭庆.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