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夏闲田一季中晚稻旱直播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怀珍 1 ; 李康活 1 ; 黄庆 1 ; 陆秀明 1 ; 张彬 1 ; 李惠芬 1 ; 邹积祥 1 ; 周少川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一季中晚稻;旱直播;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4 年 09 期

页码: 173-177

摘要: 2012-2013年在广州市花都区会兴菜场、惠州市仲恺区会达菜场和惠州市惠阳区绿安菜场进行了多个品种的一季中晚稻旱直播栽培技术大面积示范,示范的中晚稻平均产量在424.93~521.01 kg/亩。同时总结了一季中晚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 相关文献

[1]一季中晚稻旱直播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李康活,刘怀珍,黄庆,陆秀明,张彬,李惠芬,邹积祥,周少川. 2013

[2]东莞市“123种植模式”一季中晚稻试验初报. 陈自辉,黄辉祥,戴建章,尹前卫,古国强,彭国平,周少川,李康活. 2006

[3]“123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加庆阳,徐润生,吕业成,蒙辉远,周少川,李康活. 2006

[4]增城市一季中晚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吴颜洲,李茂禾,陈桂明,何成敏,何健灵,谢耀均,杨健源,朱小源,周少川,李康活. 2006

[5]“123种植模式”在增城市的示范应用效果. 李茂禾,陈桂明,何成敏,吴颜洲,何健灵,周少川,李康活. 2006

[6]广州地区一季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杨健源,曾列先,陈深,伍圣远,李亦龙,周少川,李康活,朱小源. 2006

[7]一季中晚稻控氮增钾施肥技术研究. 刘怀珍,黄庆,陆秀明,李康活,李惠芬,张彬. 2012

[8]广东稻田耕作制改革策略与初步成效. 李康活,周少川. 2006

[9]一季中晚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刘怀珍,黄庆,陆秀明,李康活,李惠芬,张彬. 2012

[10]一季中晚稻稻曲病化学防治研究. 刘怀珍,李康活,黄庆,陆秀明,张彬,李惠芬,邹积祥,周少川. 2014

[11]一季中晚稻旱直播田化学除草研究. 刘怀珍,李康活,黄庆,陆秀明,张彬,李惠芬,邹积祥,周少川. 2013

[12]华南一季中晚稻育种战略与研究进展. 周少川,李康活. 2006

[13]菜场夏闲田一季中晚稻耕作栽培模式研究. 黄庆,刘怀珍,陆秀明,李康活,周少川. 2010

[14]广东枇杷标准化生产技术. 邱继水,曾杨,潘建平,林志雄,尹艳. 2012

[15]优质常规稻新品种黄银占的选育. 王志东,周少川,赖穗春,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2014

[16]桑枝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调控出菇试验. 高云超,肖更生,方少钦,龙镜池,池建伟. 2018

[17]白玉油甘新品种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赖多,邵雪花,肖维强,匡石滋,林文胜,高国华. 2019

[18]白茄新品种白玉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植良,黎振兴,孙保娟,李涛. 2017

[19]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吉优371高产栽培技术. 王燚,陈建伟,吴武章,王金雄,曾文斌,卢德城,许立超,郑显汶. 2017

[20]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455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志平,陈希德,杨子龙,戚文辉,肖霞钦,吴玉坤.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