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板栗抗寒性相关指标筛选与评价方法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燕 1 ; 张树航 1 ; 李颖 1 ; 张馨方 1 ; 王广鹏 1 ; 杨阳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板栗;休眠期;抗寒性;电导法;组织褐变;TTC染色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40-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板栗抗寒性的鉴定评价方法,筛选可用于板栗抗寒性鉴定的形态和生理指标。【方法】以源自8个省份的16个板栗品种(系)休眠期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和组织褐变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3种方法确定的LT50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板栗枝条各生理指标和组织结构与LT50的相关性。【结果】16个板栗品种(系)枝条相对电导率均呈近似"S"型变化趋势,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50差异较大,其值为-26.64~-17.73℃。16个板栗品种(系)枝条TTC染色的总着色度随处理温度下降呈倒"S"型曲线变化,而枝条冻害指数和芽褐变率均随温度下降呈"S"型曲线变化,基于这3个指标拟合的LT50基本一致,且与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50接近;电导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确定的16种板栗的LT50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板栗枝条木栓层厚度与木栓层比率与LT50呈极显著负相关,-20℃冷冻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与LT50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抗寒性鉴定的辅助形态和生理指标。【结论】电导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均可用于休眠期板栗树种的抗寒性鉴定,且以电导法测定的板栗抗寒性结果最为准确。

  • 相关文献

[1]我国几个板栗品种抗寒性综合评价. 郭燕,张树航,李颖,张馨方,韩斌,王广鹏,杨阳. 2019

[2]利用低温放热法分析板栗枝条的抗寒性. 郭燕,李颖,张树航,张馨方,王广鹏. 2017

[3]无机包膜肥料的制备及电导法对其养分释放率的测定. 刘书起,甄英肖,董建普. 2010

[4]板栗激光划口机研制与应用. 杨志杰,温长文. 2013

[5]板栗新品种‘明丰2号’. 李颖,王广鹏,张树航,刘庆香,李海山. 2015

[6]板栗杂交新品种‘南垂5号’. 张树航,李颖,刘庆香,李海山,王广鹏. 2016

[7]板栗正反交后代坚果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纪飞杨,张惠真,王广鹏,张树航,张卿,房克凤,邢宇,曹庆芹,秦岭. 2018

[8]不同板栗品种的叶片解剖结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赵爽,葛朝红,郭燕,闵卓,李梦,李伟明,王广鹏. 2022

[9]板栗栗疫病抗性QTL定位. 王泽华,聂兴华,张煜,郝雅琼,李伊然,张卿,张铁强,王广鹏,秦岭,邢宇. 2021

[10]干旱胁迫对不同板栗品种叶片保水力的影响. 赵爽,葛朝红,闵卓,李梦喆,李伟明. 2021

[11]燕山地区板栗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李杰,王雨,刘诗源,高倩,韩继成. 2021

[12]板栗内腐病研究进展. 张馨方,郭燕,李颖,张树航,王广鹏. 2018

[13]211份板栗种质资源花序表型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李颖,张树航,郭燕,张馨方,王广鹏. 2020

[14]基于文献计量的板栗研究态势分析. 杨兰伟,许皓月,吕军海. 2020

[15]中国板栗可溶性糖相关性状多样性分析. 李颖,张树航,郭燕,张馨方,王广鹏. 2023

[16]板栗新品种'燕栗4号'. 张树航,李颖,郭燕,张馨方,范丽颖,刘金雨,王广鹏,熊永斌. 2024

[17]基于叶片解剖结构的京津冀主栽板栗品种抗旱性评价. 郭燕,张树航,李颖,张馨方,王广鹏. 2021

[18]实高产板栗新品种'冀栗1号'的选育. 郭燕,张树航,李颖,张馨方,王广鹏. 2017

[19]板栗单株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王广鹏,孔德军,刘庆香. 2008

[20]河北板栗、金丝小枣和红小豆品质气候与品质预报. 樊志和,王占武,邢树本,王静勤,李风书,韩万禄,王丹.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