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梦雨 1 ; 尹慧祥 2 ; 羊彬彬 2 ; 汪志伟 1 ; 王健华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园艺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槟榔;PCR假阴性;内标准物;槟榔隐症病毒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4 年 22 卷 001 期
页码: 108-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一种可降低PCR假阴性的槟榔隐症病毒(arecapalmvelarivirus 1,APV1)检测方法,参考已报告的槟榔引物保守基因,设计槟榔内标准物引物和APV1引物,槟榔内标准物引物合成3对,APV1引物合成2对,进行PCR扩增筛选槟榔内标准物引物和APV1引物.运用双重PCR扩增方法,优化反应参数.内标准物引物和APV1引物的最适引物浓度比为1∶4,内标准物引物终浓度为0.2 μmol/L,APV1引物终浓度为0.8 μmol/L,最适退火温度为54 ℃,最适循环次数为30次.灵敏度结果表明,槟榔cDNA浓度稀释到10-6时,仍能扩增出目的条带.特异性结果显示,只有槟榔能检测到内标准物和APV1扩增出的目的条带.利用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对海南省万宁市的40份槟榔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有25份样品感染APV1.本研究结果可为降低槟榔潜隐病毒PCR假阴性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海南槟榔产业前景分析. 周焕起.
[2]槟榔资源鲜果的质构评价研究. ZHOU Huanqi,周焕起,HUANG Liyun,黄丽云,LIU Liyun. 2015
[3]海南屯昌县生态型高新农业调查报告. 谭勇,温春生,陈秋波. 2009
[4]低温对槟榔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吴敏,曹红星,冯美利,陈思婷,王贵美,李杰. 2010
[5]槟榔、橡胶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颜桂军,朱朝华,陈秋波,邱庆军,刘美珍. 2006
[6]万宁市槟榔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黄山春,许喆,林松,覃伟权,刘丽,朱辉,阎伟. 2014
[7]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钟壹鸣,王志勇,秦晓威,廖丽,张昂,鱼欢,吉训志. 2022
[8]适宜槟榔幼苗根系生长的土壤水含量筛选. 陈歆,龚晶晶,彭黎旭,刘贝贝. 2016
[9]不同密度槟榔问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辉,庄辉发,宋应辉,赵青云,朱自慧,王华. 2012
[10]施肥对槟榔坐果率及产量的影响. 杨福孙,孙爱花,边子星,颜彩燕,黄修冬. 2015
[11]槟榔黄化病病原研究及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唐庆华,宋薇薇,于少帅,牛晓庆,覃伟权. 2021
[12]槟榔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任军方,唐龙祥. 2010
[13]槟榔热风干燥工艺的研究. 张可喜,符新,王祝年,符永进. 2006
[14]槟榔多酚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于鑫,唐敏敏,赵松林,宋菲. 2023
[15]剥壳与切头对槟榔种子发芽的影响. 陈思婷,王萍. 2011
[16]广东省槟榔种植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 刘帆,刘立云,周焕起,黄丽云. 2023
[17]槟榔果实脂溶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郭志凯,梅文莉,曾艳波,王辉,戴好富. 2012
[18]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省槟榔产业发展思考. 王华,冯焕德,王登峰. 2019
[19]海南首次报道双线嗜粘液蛞蝓危害槟榔. 牛晓庆,周焕起,林兆威,刘博. 2021
[20]海南低产槟榔园产量调查研究. 董志国,李艳,刘立云,王萍.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TVM3分离物侵染性克隆构建及鉴定
作者:余乃通;冼淑丽;尹慧祥;赵羽涵;郑小宝;刘志昕
关键词: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DNA病毒;侵染性克隆;本生烟;拟南芥
-
海南省西番莲广东番木瓜曲叶病毒的检测鉴定
作者:顾珠琳;王健华;张树珍;王文治;徐永艳
关键词:西番莲;PaLCuGDV;检测鉴定
-
虫生真菌防治农作物害虫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露露;王辉;熊焰;周霞;王军;王健华;伍苏然
关键词:虫生真菌;生物防治;致病机理;农业应用
-
苗期机械损伤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熊焰;王辉;王军;王露露;周霞;王健华;伍苏然
关键词:甘蔗;机械损伤;苗期;生长性状;产量;锤度
-
黄灯笼辣椒CcWRKY4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张丽平;申龙斌;吴丹;张威;孙佩霞;汪志伟;傅慧珍;成善汉
关键词:CcWRKY4;黄灯笼椒;基因克隆;辣椒素
-
螟虫为害甘蔗苗期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熊焰;王辉;王军;王露露;周霞;王健华;伍苏然
关键词:甘蔗苗期;螟虫为害;缺苗;甘蔗生长;产量
-
甘蔗螟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熊焰;王辉;周霞;王露露;王军;王健华;伍苏然
关键词:甘蔗螟虫;危害;防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