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苗期机械损伤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熊焰 1 ; 王辉 1 ; 王军 1 ; 王露露 1 ; 周霞 1 ; 王健华 1 ; 伍苏然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甘蔗;机械损伤;苗期;生长性状;产量;锤度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

ISSN: 1673-890X

年卷期: 2022 年 16 卷 023 期

页码: 25-28

摘要: 为了明确苗期机械损伤对甘蔗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锤度的影响,设置每丛甘蔗正常双芽种植(处理1)、一芽正常一芽机械损伤的轻微机械损伤(处理2)、正常单芽种植(处理3)、双芽机械损伤的严重机械损伤(处理4)等处理,调查比较不同处理的蔗苗分蘖与有效茎数、蔗株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锤度(含糖量).结果:处理3的节间量、株高、茎重及整体锤度(上部、中部、下部和平均锤度)与处理1无显著性差异,但处理3的分蘖株数和有效茎数显著低于处理1,导致其产量显著低于处理1;处理2全部指标均与处理3一致,其节间量、株高、茎重、整体锤度与处理1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分蘖株数、有效茎数和产量显著低于处理1;处理4的平均锤度显著低于处理3,但与处理2和处理1无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均显著低于处理3、处理2和处理1.综上,双芽种植优于单芽种植,苗期机械损伤对甘蔗生长及产量均会造成负面影响,机械损伤程度越重,受害越深.

  • 相关文献

[1]苗期甘蔗氮高效基因型评价指标的筛选. 杨柳,廖芬,Muhammad ANAS,李强,彭李顺,黄东亮,李杨瑞. 2020

[2]麻疯树种源/家系生长和结实变异研究. 沈俊岭,骈瑞琪,孙佩光,陈晓阳. 2013

[3]割苗对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严晓丽,李海亮,于珍珍,邹华芬,王宏轩,孙海天,史健伟. 2023

[4]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与可发酵糖含量的关系. 李桂英,岳美琪,叶凯,聂元冬,顿宝庆,刘洋,赵伟华. 2013

[5]橡胶树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基因(HbCYP51)的克隆及机械损伤和外源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 吴春太,黎瑜,代龙军,聂智毅,康桂娟,曾日中. 2014

[6]桉农间作系统中甘蔗生长发育指标研究. 林培群,杨怀,余雪标,曹磊. 2009

[7]膜下滴灌减量施肥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彭李顺,曹峥英,蔡文伟,甘仪梅,杨本鹏. 2023

[8]冬植甘蔗新台糖1号高产栽培生态学研究──Ⅲ.高产调控技术及其效果. 谢贵水,蒋菊生,林位夫,王岳坤,蔡明道. 2000

[9]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中单糖转运蛋白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蔡文伟,张树珍. 2015

[10]种植密度和深度对甘蔗产量及抗倒伏的影响. 刘富成,李照杰,蔡文伟,吴伟. 2024

[11]甘蔗叶还田技术正负效应研究. 葛畅,韦丽娇,李明,董学虎,牛钊君,黄伟华,陈小艳. 2020

[12]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梁阗,罗亚伟,梁强,方锋学,杨荣仲,王维赞,谢发成. 2014

[13]施氮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蔗农艺性状、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刘亚男,马海洋,冼皑敏,王琚钢,陈菁,石伟琦. 2017

[14]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海亮,汪春,邹华芬,孙海天,余兵兵,汪汇源. 2020

[15]水分胁迫对大芒幼苗生长性状及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庄辉发,林位夫. 2008

[16]3个番木瓜品种组培苗在云南元谋地区的种植试验. 周鹏,纪中华,段日汤,沈文涛,黎小瑛. 2011

[17]海南黑山羊GH1基因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管凇,周汉林,徐铁山,孙卫平,胡海超. 2021

[18]番鸭及半番鸭SNP研究进展. 徐铁山,刘志勇,林哲敏,陈积坤,顾丽红. 2017

[19]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史健伟,邹华芬,严晓丽,孙海天,王宏轩,李海亮,汪春. 2024

[20]不同外源物质喷施对干旱胁迫下‘云麻1号’苗期生理的影响. 杨志晶,李光菊,李璇,黄兴,刘飞虎,杜光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