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短日照处理对小豆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伟欣 1 ; 尹宝重 1 ; 路战远 1 ; 张月辰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关键词: 小豆;短日照;植株生长;叶片生理;产量

期刊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38-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早熟品种白红2号、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测定不同短日照处理下小豆植株的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光合和荧光参数以及产量形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日照降低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并减少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和叶片数,同时抑制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大.净光合速率(Pn)和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高峰期出现在开花和结荚期,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现苗期和分枝期降低,开花至鼓粒期升高的趋势,但因不同品种而稍有差异.各个生育时期的最大荧光(Fm)、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在不同生育时期呈现升高趋势且短日照时间越长,升高越多,3个品种相比较,唐山红小豆升高幅度较大,白红2号升高幅度较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呈降低趋势且短日照处理时间越长降低越多.短日照不利于小豆的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虽可以提高小豆叶片的光合特性并加速电子传递过程,但对小豆产量均表现为负效应.

  • 相关文献

[1]短日照诱导对小豆籽粒品质的影响. 董伟欣,张彦立,任帅,谢颍,刘明,魏岩,张月辰,路战远. 2016

[2]初花后短日照诱导对小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董伟欣,尹宝重,路战远,张月辰. 2018

[3]短日照诱导对小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的影响. 董伟欣,路战远,任帅,张彦立,谢颍. 2015

[4]光周期对于绒山羊毛囊干细胞激活的影响. 刘斌,郭俊,勿都巴拉,马跃军,辛雷勇,赵存发,李玉荣,尹俊. 2017

[5]胡萝卜新品种"金红5号". 陈源闽. 2009

[6]马铃薯脱毒种薯处理配套技术试验研究. 尹志深. 2009

[7]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研究. 吴振录,张勇,何中虎,樊哲儒,辛文利,邵立刚,李元清,杨文雄,魏亦勤,马晓刚,潘超,刘艳萍. 2003

[8]不同灌水处理对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赵沛义,李振华,刘建设,门果桃,贾有余. 2015

[9]氮肥不同施用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刘斌,李书田. 2013

[10]不同栽培措施对荞麦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 罗中旺,金晓蕾,辛万和,朱雪峰. 2014

[11]播量和施肥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及生长的影响. 王显瑞,赵敏,张立媛,宋兴会. 2012

[12]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及其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武俊英,刘景辉,王怀栋,张向前,于翠玲,王莹. 2011

[13]通辽地区玉米不同覆膜方式技术效果分析. 李金琴,王宇飞,侯旭光,陈杰辉,薛永杰,李雪峰,胡航. 2015

[14]不同钾肥对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建明,冯君伟,郝云凤,顾敏,马俊. 2011

[15]赤谷系列春谷品种主要农艺与经济性状灰色关联分析. 李书田,赵敏,王显瑞,张立媛. 2012

[16]玉米杂交种间种增产效应的研究. 党久占,吕志敏,张玉金,米志恒,阎礼,孙相春,贺军. 2014

[17]5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的稳定性分析. 苏志芳,包海柱,马庆,郝水源. 2014

[18]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与使用方法. 刘畅,贺磊,陈琪. 2016

[19]高丹草新品种巴牧1号的选育. 闫文芝,邬福祥,张煜杉,王刚,陶格斯,李成. 2013

[20]甜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临河试点试验初报. 贾志平,袁生荣,张玉霞,任俊伟,王瑞,郭海静.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