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贵锋 1 ; 白文斌 1 ; 赵建武 1 ; 彭之东 1 ; 王金转 1 ; 王坚强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绿色有机肥;开发利用;研制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3 年 01 期
页码: 224-225
摘要: 对有机肥料开发与研制的必要性和社会经济意义进行了论述,以蓖麻饼粕资源为绿色有机肥料的原料进行了研制与试验。研试结果表明:利用蓖麻饼粕作原料,经过科学加工,研制出了纯有机高肥效、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有机肥产品。该产品有机质含量60.02%,总养分(N+P2O5+K2O)10.14%,其中,纯氮7.35%、五氧化二磷2.04%、氧化钾0.74%,并含有多种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3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在粮食作物上施用,较对照3年2个高粱品种平均增产4.0%、6.2%,玉米增产7.7%,谷子增产9.8%;籽粒食用鉴定质优味美。西瓜、果树施用仅糖分含量(BX)一项指标西瓜提高21.6%,苹果提高13.5%。最后对绿色有机肥的前景进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 张江宁,丁卫英,张玲,韩基明,杨春. 2020
[2]易降解淀粉膜的研制. 周柏玲,邓晓燕,安鸣,赵联甲,王笳. 1997
[3]苦荞加工利用新技术研究. 金肇熙,陕方,边俊生,周向阳,黄昭瑜. 2004
[4]鸡大肠杆菌多价复合佐剂灭活苗的研制. 薛俊龙,张李俊,王采先,詹丽娥,田林君,李红丽,张国权. 2009
[5]山羊酸乳材料的研制. 梁茂文,王呈. 2002
[6]燕麦膳食纤维肉脯的研制. 杜亚军. 2003
[7]白地霉酵母培养物的研制及饲喂猪和肉牛效果. 王志芳,王长春,赵守贤,刘文俊,李婧爱. 2010
[8]糯小麦品质特性及其开发利用探析. 张凤琴,王向东,逯腊虎. 2019
[9]花青素玉米品种晋糯10号的开发利用. 范瑞,翟广谦,董立红,陈永欣,李文和. 2018
[10]浅析薏米的开发利用价值. 周忠宇,吕慧卿,郑丽萍,郝志萍,曹昌林. 2006
[11]谷糠保健功能成分提取开发研究. 徐琳,田志芳,卢健鸣,高忠东. 2013
[12]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冀宪武,陈俊英,马建珠. 1998
[13]新型大麻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赵铭森,康红梅,孔佳茜. 2009
[14]晋谷21号优良种性保持及延长开发利用年限的研究. 史根生,陈瑛,史关燕,杨成元,侯国亮. 2006
[15]浅谈西部地区柠条资源的开发利用. 王雁丽,杨如达. 2004
[16]富硒黑粒小麦品种冬黑1号在新疆奇台种植表现及其开发利用. 任永康,牛瑜琦,王康武,王支援,杨帆,逯成芳,崔磊,郭庆,唐朝晖. 2018
[17]黑小麦加工优势及开发利用. 于章龙,宋昱,谢三刚,谢飒英,任文斌. 2016
[18]前苏联沙棘开发概述. 武福亨,赵玉珍. 1999
[19]小米糠深加工研究进展. 杜亚军. 2016
[20]山西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冀宪武,赵永胜,陈晓冬,郜春花,张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作者: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关键词:高粱;杂交种;晋粱112号;组培;抗旱;高淀粉;选育
-
四种芽孢杆菌菌剂对甘薯不同时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贾峥嵘;郝佳丽;郝艳芳;白文斌;张建华;郭瑞锋;刘勇
关键词:芽孢杆菌;甘薯;产量;品质
-
耕作方式对连作高粱产量及土壤水分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光;史丽娟;崔旭东;赵雪峰;白文斌
关键词:连作高粱;耕作;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产量
-
烟嘧磺隆高效降解复合菌系的构建及降解特性
作者:白文斌;郝佳丽;曹昌林;张建华
关键词:烟嘧磺隆降解菌;鉴定;复配;降解特性
-
高粱、玉米残体的腐解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作者:樊芳芳;焦晓燕;刘佳琪;郭珺;王劲松;武爱莲;白文斌;平俊爱
关键词:高粱;玉米;残体腐解;碳矿化;纤维素;半纤维素;BIOLOG-ECO
-
烟嘧磺隆降解菌株DT-4的降解特性及对高粱药害的缓解作用
作者:张建华;曹昌林;郝佳丽;白文斌;曹健
关键词:烟嘧磺隆;残留药害;绿木霉;生物修复;高粱
-
盐敏感型与耐盐型高粱对盐胁迫反应的转录组差异分析
作者:范娜;彭之东;白文斌
关键词:高粱;盐胁迫;转录组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