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组织培养中胚状体发生及细胞学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桂云 1 ; 吴敬音 1 ; 吴鹤鸣 1 ; 鲍维钊 1 ; 奚元龄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组织培养;胚状体;细胞学观察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6 年 01 期

页码: 25-32

摘要: 以戴维逊氏棉(Gossypium davidsonii Kell.)叶片切块接种在附加ZT0.1—2mg/l和IAA0.05—1.2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2—3周,发生愈伤组织。5—6周,在愈伤组织表面出现胚状体,其发生频率达56.5%。将胚状体转移到添加GA_3,IBA和KT的3/4MS或MS培养基中,再生了具有1—8片幼叶的小植株。 细胞学观察表明,胚状体具有结构完整和独立维管束系统的特点,与有性的合子胚相似。还观察到胚状体发生的几个主要过程:从愈伤组织的薄壁细胞产生分生细胞,再形成一圈形成层状细胞包围的小细胞团,继而发育为具有根端(胚根)和茎端(胚芽)的胚状体。

  • 相关文献

[1]羽衣甘蓝小孢子胚胎细胞结构变化及其植株再生. 姚悦梅,张振超,山溪,肖燕,朱建飞,戴忠良. 2019

[2]棉花体细胞培养中染色体的变异. 周志林,聂以春,张献龙,胡婷婷. 2008

[3]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 陈礼伟,杨运生. 1990

[4]影响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因素的研究. 冯翠,曾爱松,严继勇,宋立晓,高兵,侯喜林. 2011

[5]影响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因素. 冯翠,曾爱松,严继勇,宋立晓,高兵,侯喜林. 2011

[6]陆地棉原生质体高频率分裂及植株再生. 佘建明,吴敬音,周邗扬. 1993

[7]辣椒花药培养中关键影响因子的研究. 戈伟,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刁卫平. 2011

[8]甜(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与植株再生. 孙少霞,戈伟,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刁卫平. 2009

[9]辣椒小孢子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戈伟,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9

[10]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发生途径影响因子研究. 王仲慧,刘金兵,刁卫平,王述彬,潘宝贵,戈伟. 2015

[11]结球甘蓝小孢子胚植株再生技术体系的优化. ZENG Ai-song,曾爱松,SONG Li-xiao,宋立晓,GAO Bing. 2012

[12]利用组织培养快繁非洲菊新品系.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孙明伟. 2016

[13]不同繁殖方法对红星凤梨商品性的影响. 王玮玮,赵苏海,仲秀娟,李桂祥. 2011

[14]红叶石楠‘红罗宾'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张琼,王勇,高年春,周影,曾燕楠,朱儆元. 2009

[15]地方特色金针菜品种大乌嘴提纯复壮技术研究. 周玲玲,张黎杰,田福发,姜若勇. 2019

[16]卡特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张宁宁,夏明霞,张琼,邵和平. 2013

[17]观赏凤梨2种常见无性繁殖方法及其成本投入对比. 仲秀娟,赵苏海,汪国莲,王玮玮,李桂祥. 2012

[18]不同接种方式对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沈娟,徐利娟,张启军,吕川根,裴孝伯,蔡小宁. 2012

[19]荷花顶芽初代组织培养. 徐君,李静会,李欣,周玉珍,韦庆华,姜红卫. 2013

[20]植物质体转化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张大栋,李晓佳,马鸿翔,汤日圣,杨永华.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