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斯霜 1 ; 白海波 1 ; 惠建 1 ; 王敬东 1 ; 李树华 1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蛋白;面筋;淀粉;沉淀值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24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小麦作为保障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和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粮食作物,尤其对小麦品质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小麦品质性状较为复杂,经过多年的遗传改良,小麦品质性状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中国小麦品质改良仍处于中低水平。笔者对小麦几个重要品质性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重点是对控制小麦营养品质、加工品质的性状遗传改良进行总结。主要分析了小麦蛋白含量、面筋含量、淀粉含量及沉淀值遗传特点,综述了各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规律及相关调控的主要基因。尤其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规律的明晰,未来可将分子设计育种作为重点研究方式。

  • 相关文献

[1]羊毛弯曲生物学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马丽娜,马青. 2021

[2]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周甜,吴少华,康建宏,吴宏亮,杨生龙,王星强,李昱,黄玉峰. 2024

[3]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的遗传相关及QTL定位. 董建力,白海波,吕学莲,朱永兴,李树华,惠建. 2015

[4]小麦品种兰考5号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和单体定位. 姚强,贺苗苗,陈宏灏,郭青云,井金学. 2010

[5]Ven、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春性F1杂种的优势表现及与叶绿素含量和同工酶谱的关系. 魏亦勤,张改生,李树华,李国庆,刘旺清,李红霞,张双喜,龚月娟,裘敏,王平. 2001

[6]小麦不同器官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李树华,许兴,张艳铃,景继海,朱林,雍立华,王娜,白海波,吕学莲. 2010

[7]小麦不同器官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李树华,许兴,张艳铃,景继海,朱林,雍立华,王娜,白海波,吕学莲. 2010

[8]河套灌区超级小麦育种探讨. 尹志深. 2006

[9]矮秆大穗型小麦品系产量潜力及主要性状的研究. 董建力,任贤,许兴,惠红霞. 2000

[10]高渗溶液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方法研究. 惠红霞,李树华,许兴. 2000

[11]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及相关指标数量遗传分析. 王娜,许兴,李树华,景继海,何军,朱林,董建力,雍利华. 2010

[12]基于性状和分子标记的小麦抗旱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董建力,白海波,朱永兴,吕学莲,王娜,李树华. 2016

[13]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以宁夏改种冬麦的沙尘暴防治为例. 隋玉柱,袁汉民. 2004

[14]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王娜,许兴,李树华,雍利华. 2008

[15]宁夏灌区覆膜穴播小麦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李明,何尚仁. 1999

[16]不同种类尿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樊明,杨滨齐,张双喜,李红霞,刘旺清,裘敏,方亮,魏亦勤. 2014

[17]生长调节剂益丰素在小麦上应用效果研究初报. 叶力勤,闫清萍,刘生祥. 2004

[18]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 董建力,白海波,赵朋,吕学莲,朱永兴,李树华,王中华. 2015

[19]春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王娜,许兴,李树华,景继海,何军,朱林,雍利华. 2009

[20]小麦及土壤中噻霉酮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赵子丹,葛谦,牛艳,张锋锋.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