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斯梅 1 ; 杨四军 1 ; 顾克军 1 ; 张恒敢 1 ; 许博 1 ; 陈涓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穗型;干物质;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0 年 06 期
页码: 114-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不同穗型小麦的叶片功能、干物质积累与运转及产量构成特点,选用典型的多穗型、中间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花后叶面积、干物质的变化规律及产量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穗型小麦的单茎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均大于多穗型和中间型,但最终产量表现为多穗型>中间型>大穗型。适当减小叶片面积,增加群体穗数,可能是提高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水平的重要技术途径。
- 相关文献
[1]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徐大勇,方兆伟,王学红,杜永,王礼焦,潘启民. 2004
[2]氮磷钾肥配施对盐碱地甜高粱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王志春,王永慧,陈建平,张萼,王海洋,赫明涛. 2013
[3]不同种植方式对鲜食蚕豆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李波,石晓旭,刘建,杨美英,王学军,魏亚凤. 2020
[4]不同播期对江苏徐州地区冬小麦土壤水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轲,张利华,吴世明,张仁祖,张会云. 2020
[5]不同果型彩色花生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许博,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张斯梅. 2010
[6]种植密度对棉花干物质、氮素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刘瑞显,史伟,徐立华,杨长琴,郭文琦,张培通. 2011
[7]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恢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富强,杨长琴,刘瑞显,张国伟. 2014
[8]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米质形成的生理生化特性差异. 徐大勇,金军,蔡一霞,胡曙鋆,杨建昌,朱庆森. 2005
[9]江淮稻区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和品质特性的比较分析. 徐大勇,杜永,方兆伟,潘启民,杨建昌,朱庆森. 2006
[10]直立穗型粳稻品种农艺特性及育种研究进展. 徐大勇,朱庆森. 2003
[11]不同穗型粳稻干物质运转与颖花形成及籽粒灌浆结实的差异研究. 顾俊荣,韩立宇,董明辉,陈培峰,乔中英. 2017
[12]高产水稻新品种连梗22号. 徐波,邢运高,徐大勇. 2023
[13]水稻穗长研究进展. 陈志爱,岳红亮,丁颖,代金英,张桂云,胡蕾,严国红. 2022
[14]不同水分条件下甘薯干物质累积及分配格局研究. 张辉,朱绿丹,宁运旺,张永春. 2014
[15]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16]不同土壤添加剂对太湖流域小麦产量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潘复燕,薛利红,卢萍,董元华,马资厚,杨林章. 2015
[17]锌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强. 2004
[18]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与459g/L双氟·2,4-D异辛酯悬浮剂混用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范茂林,付佑胜. 2013
[19]粒宝宝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杨文飞,朱云林,杜小凤,顾大路. 2015
[20]稻秆还田量对盆栽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波,刘建,熊飞,魏亚凤,张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用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黄小洋;顾克军;郭智;刘红江
关键词:缓控释掺混氮肥;水稻;产量;吸氮量;氮素吸收利用率;经济系数
-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态及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俊;汪慧泉;顾东祥;张斯梅;张传辉;顾克军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生态;品质;产量
-
麦秸全量还田下减氮施肥对粳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张斯梅;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段增强
关键词:秸秆还田;减氮施肥;产量;氮肥利用效率
-
收获期对不同生育类型优良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杜敏;郭智;顾克军;陈文超;张岳芳;刘红江
关键词:适期收获;优良食味粳稻;产量;稻米品质
-
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福建;徐东忆;吴鹏;乐韬;朱敏;李春燕;朱新开;杨四军;丁锦峰;郭文善
关键词:机械化;耕作;稻茬小麦;播种方式;产量;光合生产
-
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田麦秸降解效果
作者:王延鹏;汪小旵;施印炎;魏天翔;杨四军;丁启朔
关键词:降解;力学特性;耕作;麦秸还田;微观结构
-
基于三维重建的秸秆地单株水稻生长形态检测研究
作者:魏天翔;汪小旵;施印炎;王延鹏;王凤杰;张先洁;卜俊怡;杨四军
关键词:三维重建;深度学习;生长形态;秸秆还田;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