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绿豆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昌燕 1 ; 肖炎农 2 ; 吴小微 2 ; 李莉 1 ; 陈宏伟 1 ; 刘良军 1 ; 万正煌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绿豆;叶斑病;变灰尾孢;鉴定;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5 年 06 期

页码: 83-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绿豆叶斑病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特征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在V8培养基上菌落近圆形,菌落边缘泛紫色,分生孢子无色;用通用引物18SF和28SR扩增6个分离物的rDNA-ITS部分序列和测序,并到GenBank(登录号:KM435076)数据库进行比对,6个分离物与变灰尾孢分离物序列相似性为99%,基于形态和分子特征将绿豆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变灰尾孢。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6个分离物对绿豆‘中绿一号’叶片均致病且存在致病力差异。不同培养基、温度和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V8培养基最适宜该病菌生长,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

  • 相关文献

[1]明日叶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效试验. 周洁,郭凤领,符家平,肖颖,徐绳武,吴金平. 2019

[2]白术叶斑病菌草茎点霉的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王帆帆,唐涛,方国斌,袁斌,郭杰,段媛媛,郭晓亮,游景茂. 2021

[3]襄樊地区麦茬绿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雄才,魏静,吴世春,赵耀,张燕. 2009

[4]无公害绿豆生产技术. 李莉,万正煌,陈宏伟,刘昌燕,刘良军,伍广洪,黎大革. 2017

[5]根瘤菌剂拌种和土壤条件对绿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莉,万正煌,仲建锋,陈宏伟,伍广洪. 2011

[6]钾素水平对绿豆产量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李莉,展铭,万正煌,仲建锋,陈宏伟. 2012

[7]化学药剂对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刘昌燕,仲建锋,万正煌,李莉,陈宏伟. 2013

[8]卷丹百合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吴金平,丁自立,刘晓艳,郭凤领,焦忠久,邱正明. 2014

[9]1株乳酸菌所产类细菌素Lactobacillin SD-22的初步研究. 张国强,师俊玲,杨自文. 2008

[10]茶轮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谭荣荣,毛迎新,黄丹娟,王红娟,陈勋,王友平. 2021

[11]柑桔黄龙病三种媒介昆虫的研究进展. 吕亮,肖翠,仝铸,张舒,王友平,孙中海. 2020

[12]湖北省黄连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王佐乾,潘竹青,张舒,游景茂,王友平,杨小林. 2020

[13]亲本体色及环境因子对长绿飞虱成虫体色、寿命与繁殖的影响. 尹海辰,李建洪,刘超华,万鹏. 2019

[14]明日叶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周洁,文生巧,齐传东,杨硕,肖颖,吴金平,郭凤领. 2023

[15]1株饲用植物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娜,杨雪海,李绍章,魏金涛. 2013

[16]鸡大肠埃希氏菌制苗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泽文,杨峻,邵华斌,甘伏生,杨年娣,张玲. 2001

[17]猪鹦鹉热衣原体CJ4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泽文,田永祥,周丹娜,袁芳艳,杨克礼,梁望旺,段正赢,郭锐. 2011

[18]减毒鸡白痢沙门菌△aroA株的构建与致病性分析. 程伊洛,邵华斌,罗青平,刘国平,张腾飞. 2016

[19]柑桔新品系金水无核乳桔选育初报. 吴黎明,蒋迎春,王志静,仝铸,许淼,何利刚,邓必贵,罗静. 2011

[20]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观察. 杨晓平,胡红菊,王友平,田瑞,陈启亮,张靖国.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