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禾谷孢囊线虫小麦新种质H3714和H4058的培育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喜营 1 ; 崔磊 2 ; 孙蕾 2 ; 孙艳玲 2 ; 邱丹 1 ; 邹景伟 1 ; 武小菲 2 ; 王晓鸣 2 ; 李洪杰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白粉病;抗病性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5 年 41 卷 06 期

页码: 872-8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均有禾谷孢囊线虫(CCN,Heterodera spp.)发生。限于有效抗源的严重匮乏,抗CCN育种研究一直难以规模化开展。Madsen是一个抗孢囊线虫的美国冬小麦品种,但抽穗偏晚使其很难在育种上迅速利用。本研究利用中国小麦品种烟农21和济麦19与Madsen杂交和回交,从BC1F4代中选育出稳定品系H3714和H4058。田间病圃和温室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这2个品系对河南省H.avenae荥阳群体(致病型Ha43)和H.filipjevi许昌群体(致病型Hfc-1)的抗性显著优于烟农21和济麦19。在接种条件下,两个品系表现成株期白粉病抗性,H4058苗期还可抗不同白粉菌菌株。2个品系的抽穗期与烟农21和济麦19相似,明显早于Madsen。利用偏凸山羊草2NS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VENTRIUP-LN2及该染色体上Vrga1D基因特异分子标记Vlr2.6-3′-Vlr2.4-5′和VRGA-F11-VRGA-R5分析,发现H3714和H4058含有偏凸山羊草2NS染色体片段,且该染色体片段来自Madsen。根据Illumina i Select 90K SNP分析结果,两个品系的染色体构成存在差异。在检测到两个品系共有的4918个多态性SNP中,2/3的SNP位点在2个姊妹系间表现相同,另外1/3的SNP位点表现不同。本研究培育的抗禾谷孢囊线虫小麦新种质H3714和H4058可作为培育抗线虫小麦品种的抗源。

  • 相关文献

[1]2015-2018年度山西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及育种材料抗病性评价. 刘敏捷,原宗英,武英鹏. 2020

[2]山西省中南部小麦上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及种群特征. 李晓琳,席天元,张耀芳,李磊,刘坤,郑经武. 2018

[3]山西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抗锈病、白粉病鉴定. 原宗英,武英鹏,夏宏,张治家,夏青. 2017

[4]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导入及其抗性评价. 闫金龙,畅志坚,孙美荣,张晓军,詹海仙,李欣. 2010

[5]小偃麦衍生品系CH7086对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詹海仙,刘惠民,畅志坚,张晓军,董春林,任永康. 2008

[6]小麦材料CH1532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孔佳茜,郭慧娟,乔麟轶,李欣,贾举庆,张树伟,常利芳,阎晓涛,任永康,畅志坚,张晓军. 2020

[7]57份小麦微核心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 阎晓涛,常利芳,张树伟,郭慧娟,李欣,乔麟轶,畅志坚,任永康,郑军,张晓军. 2020

[8]多乐磷防治麦蚜及白粉病药效试验研究. 屈会选,尹青云. 1994

[9]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现状. 李晓华,郭慧娟,畅志坚,张晓军,李欣,乔麟轶,高伟,詹海仙. 2017

[10]小偃麦渐渗系对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詹海仙,李光蓉,张晓军,李欣,畅志坚. 2012

[11]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在山西省的有效性评价. 武英鹏,原宗英,李颖,石保明. 2009

[12]兼抗白粉、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CH7124抗性遗传及细胞学鉴定. 李欣,张晓军,张丛卓,詹海仙,杨足君,畅志坚. 2012

[13]小麦白粉病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 靖华. 2001

[14]小麦中源于中间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PmCH5026的SSR定位. 贺润丽,畅志坚,刘建霞,詹海仙,张晓军,董春林. 2009

[15]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2018

[16]山西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品质和锈病抗性分析.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王宏兵,张立生. 2020

[17]国审小麦新品种农艺性状、品质与抗病性分析. 朱玫,裴自友,温辉芹,程天灵,李雪,张立生. 2017

[18]小麦抗黄矮病基因遗传特性研究. 王娟玲,曹亚萍,张明义,宁东贤. 2004

[19]山西省小麦区试品种抗病性鉴定. 原宗英,武英鹏. 2016

[20]大赖草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和抗病、耐热性的效应研究. 解睿,温辉芹,裴自友,曹亚萍,程天灵,张立生,李雪,朱玫.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