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草还田的作用和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时新瑞 1 ; 王爱武 1 ; 梁嘉陵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

关键词: 稻草还田;土壤肥力;物理性状

期刊名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3-6180

年卷期: 2009 年 02 期

页码: 52-53

摘要: 论述了稻草还田培肥水田土壤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稻草还田的四种方式:稻草粉碎直接还田,每公顷还田4 500 kg;稻草造肥(稻草肥)还田,每公顷还田22 500 kg;稻草垫圈堆制腐熟后还田;高茬收割直接还田,割茬高度12 cm为宜.

  • 相关文献

[1]土壤管理制度对苹果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顾广军. 2016

[2]四段式根茬心土混合犁改土技术对白浆土物理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于忠和,孟庆英,王囡囡. 2010

[3]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王麒. 2012

[4]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物理性状. 王秋菊,高中超,常本超,刘峰. 2015

[5]心土不同间隔混拌对白浆土物理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贾会彬,于忠和,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马晓明,高雪冬. 2012

[6]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王麒. 2009

[7]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土肥力变化特征研究. Zhou Baoku,周宝库,Zhang Xilin. 2012

[8]白浆土垦后土壤肥力演变规律及培肥措施究. 刘文忠,梁嘉陵. 2011

[9]长期施肥对黑土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周宝库,张喜林. 2005

[10]寒地水稻“一支烟穗肥诊断”施用技术. 杨丽敏. 2010

[11]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钙土物理性质和产量的影响. 高盼,徐莹莹,杨慧莹,刘玉涛,王宇先,王俊河. 2017

[12]不同培肥措施下盐碱旱地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 周连仁,曾宪楠,孟庆峰,李大伟,马献发. 2015

[13]土壤有机质下降是土壤肥力下降的潜在威胁. 李文茂. 1988

[14]行间覆膜栽培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海泉,王英,周宝库,李柱刚,何云霞,满为群,陈怡,杜维广. 2009

[15]轮作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19

[16]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曾宪楠,高斯倜,冯延江,孙羽,宋秋来,王麒. 2018

[17]轮作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杨德光,吴玥,宋秀丽,陶波,谷景龙,董璐铭,季生栋,韩业辉. 2019

[18]低温腐熟土著菌对土壤肥力及秸秆腐熟效果的影响. 孟祥海,王佰成,王延锋,王金贺,邵广忠,王立柱,李玉梅,王根林,孙殷会,张庆娜,程娟. 2021

[19]微团聚体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刘文忠. 2013

[20]浅析微团聚体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刘文忠.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