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兆俊 1 ; 朱浩 2 ; 刘兴国 2 ; 唐荣 2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2.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关键词: 土腥味;养殖系统;放线菌;藻类
期刊名称: 水产养殖
ISSN: 1004-2091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10 期
页码: 33-36
摘要: 以团头鲂、鲫鱼为试验对象,构建了一种基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底层陶粒吸附细菌、流水养鱼加快鱼类的代谢、湿地去除氨氮提高鱼的活性、生化箱培养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来调控水质并起到控制水流速度的作用等技术手段来去除鱼类土腥味,同时研究不同盐度对其调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养殖系统对水体中的藻类和放线菌以及鱼体中的放线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把(土池)池塘内养殖的鱼放入系统中暂养,一个月后土腥味显著降低,3个月后土腥味几乎消失;且随着水体盐度的升高,效果越加明显。
- 相关文献
[1]水产养殖系统的尾水处理方法. 宋红桥,顾川川,张宇雷. 2019
[2]分割式池塘养殖系统设计与应用. 陈晓龙,王健. 2019
[3]米诺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及在养殖系统中的消除. 李娜,李健,王群. 2008
[4]中国深远海养殖发展方式研究. 徐琰斐,徐皓,刘晃,谌志新,崔铭超. 2021
[5]不同底面坡度的循环水养殖池塘净化效能. 张俊,贾广臣,王庆诚,车轩,田昌凤,陈晓龙. 2021
[6]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海藻中铅形态化合物. 李景喜,孙承君,郑立,蒋凤华,尹晓斐,陈军辉,王小如. 2016
[7]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竞争的影响. 王菁,陈家长,孟顺龙. 2013
[8]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孙祖莉,王晶,杨贤庆,魏涯,李春生,相悦,赵永强. 2020
[9]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古长庆,李君文,晁福寰,宋农,郑金来,王新为,邵萍,刘聪,樊恩源,梁舜华. 2004
[10]背角无齿蚌幼蚌食物中的藻类组成. 苏彦平,陈修报,刘洪波,武秀国,杨健. 2014
[11]中国北方盐田和盐湖高盐水域藻类的初步研究. 马志珍. 1995
[12]藻类食品安全性评价与产品开发. 周德庆,李振,柳淑芳,姜桥,孟娣. 2006
[13]鲢摄食人工投喂藻类碳收支的实验研究. 陈中祥,战培荣,牟振波,覃东立. 2014
[14]贝藻处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研究. 曲克明,卜雪峰,马绍赛. 2006
[15]络合铜对藻类、车轮虫的杀灭试验及对鳜鱼的安全性试验. 任撑住,李进,姜兰,邹为民,梁爱玲. 2004
[16]条浒苔与稻壳共热解协同效应. 王爽,孙超群,胡亚敏,王谦,林骁驰,曹斌,徐姗楠. 2017
[17]不同养殖类型池塘藻类群落特征. 武秀国,苏彦平,陈修报,刘洪波,戈贤平,杨健. 2015
[18]鲢鳙鱼和藻类治理关系的初步研究. 段金荣,张宪中,刘凯,徐东坡,张敏莹,施炜纲. 2009
[19]水生藻类的环境指示作用. 冯天翼,宋超,陈家长. 2011
[20]化感作用抑制有害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 孙志伟,邱丽华,段舜山,蔡卓平,李卓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鱼养殖池塘水温生态适宜度评价基准初探
作者:王寿兵;屈颖;刘兴国;姜钇如;蔡桢杰
关键词:草鱼;水温;生态适宜度;基准
-
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作者:张俊;姚晶晶;程果锋;刘浩伟;曹守启;刘兴国
关键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物理过滤;水质净化;次生污染颗粒物
-
草鱼池塘养殖水体的悬浮物特征
作者:陈哲;刘兴国;程翔宇;张旺;程果锋;肖述文
关键词:草鱼池塘;悬浮颗粒物;静沉降;粒径特征
-
罗非鱼养殖尾水絮凝去除效果研究
作者:程果锋;程翔宇;周宏亮;刘兴国;高小婷;刘士坤;宋志奇
关键词:罗非鱼;养殖尾水;聚合硫酸铁;絮凝;尾水处理
-
中国池塘养殖的环境影响及生态工程化治理
作者:刘兴国
关键词:
-
水力旋流器液固两相流场特征及结构优化
作者:张俊;刘浩伟;程果锋;姚晶晶;曹守启;刘兴国
关键词:养殖尾水;水力旋流器;正交试验法;内流场;分离效率
-
罗非鱼养殖尾水污染物沉降特征研究
作者:程果锋;郭泽裕;王婕;刘士坤;陈哲;程翔宇;刘兴国
关键词:罗非鱼;尾水治理;静沉降;悬浮污染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