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燕 1 ; 曾燏 1 ; 张富斌 1 ;
作者机构: 1.川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心;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西南分中心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荚膜;石炭酸复红染色;改良Hiss荚膜染色法;实验教学
期刊名称: 中国当代医药
ISSN: 1674-4721
年卷期: 2019 年 36 期
页码: 25-28
摘要: 目的探索并优化肺炎链球菌荚膜教学标本片的制作条件和染色过程,以期找到适合我校荚膜教学标本片需求的制作和保存方法,提升微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质量。方法将肺炎链球菌传代活化后制成悬液,以腹腔注射法(0.2 ml悬液)感染10只昆明小鼠并传代培养,提取发病待濒死小鼠的腹腔液涂片,分别使用石炭酸复红染色法和改良Hiss荚膜染色法对其进行染色,从菌体形态、数量、荚膜大小、染色效果等方面综合比较两种染色方法的差异。最后将镜检合格的标本用中性树胶封固,贴上标签后保存备用。于2018年12月,抽查我校2017年12月使用改良Hiss荚膜染色法所染制的35片标本片,评估标本片的质量。结果随着传代的进行,受染小鼠体内的肺炎链球菌增多,荚膜增大。传代两次即可见宽大的荚膜,且第二次传代感染实验小鼠的发病时间明显缩短,两次感染发病时间分别为10~12 h和8~10 h。同传统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法比较,改良Hiss荚膜染色法所染制的标本,背景均匀,染料颗粒少,菌体呈现深紫色,同淡紫色背景对比明显。同时,抽查已保存1年的改良Hiss荚膜染色法所染制的标本共35片,抽查结果表明,改良Hiss荚膜染色法制作、保存的标本荚膜仍清晰可见,无褪色和霉变现象,标本片完好率达到100%。结论在实际教学中,小鼠体内传代两次即可观察到明显的荚膜,改良Hiss荚膜染色法的染色效果优于传统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法,且封片保存的标本可反复多次使用,能满足我校教学需要。
- 相关文献
[1]作物栽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廖维华,郭新宇,温维亮,李宗扬,王亚.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颡鱼的毒棘结构
作者:冯晓玉;肖瑾;吴邦元;曾燏;杜涌徽;张富斌
关键词:黄颡鱼;刺毒鱼类;毒棘;组织切片
-
利用SSR荧光标记构建山楂种质分子身份证
作者:秦宇;郭荣琨;农惠兰;王燕;崔凯;董宁光
关键词:山楂;种质资源;SSR荧光标记;分子身份证
-
动态高压微射流对山楂果渣膳食纤维理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淑玉;何大柃;张建才;王 勇;刘素稳;常学东;王燕
关键词:动态高压微射流;山楂;膳食纤维;理化特性;结构特征
-
梯级水利工程背景下的嘉陵江干流蛇鮈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作者:何艺玥;刘玉莹;张富斌;秦强;曾燏;吕振宇;杨坤
关键词:梯级水利工程;嘉陵江;蛇鮈;遗传多样性
-
巴河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初探
作者:龚怡萱;万佳璐;张杰铭;李斐;张绍斌;秦强;张富斌
关键词:浮游植物;功能群;冗余分析;甲藻水华;富营养化
-
嘉陵江南充出境江段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作者:宋琳;王健;杨坤;吕振宇;张富斌
关键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梯级航电工程;水质评价;嘉陵江
-
嘉陵江中游蓬安段鱼类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分析
作者:张倩;曾燏
关键词:嘉陵江;鱼类;群落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