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短期磷耗竭对褐土磷形态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秀国 1 ; 杨华薇 1 ; 左强 1 ; 马良 1 ; 王胜涛 1 ; 颜芳 1 ; 张蕾 1 ; 陈竹 1 ; 陈延华 1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

关键词: 褐土;磷耗竭;有效磷;磷形态;土壤性质;细菌群落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4 年 43 卷 06 期

页码: 1312-13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磷肥是作物高产的一个重要保障,然而过量施磷及其低利用率,易造成土壤中磷的累积,加剧磷矿耗竭和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因此研究土壤中累积磷素的耗竭特征,能为提高土壤累积磷的高效利用和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玉米为试验作物,以初始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7.23 mg·kg~(-1)(T1)、40.2 mg·kg~(-1)(T2)、108.62 mg·kg~(-1)(T3)和181.33 mg·kg~(-1)(T4)的褐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以连续种植5茬玉米的方式耗竭土壤中的累积磷,分析磷耗竭过程中土壤有效磷、磷形态(改进的Hedley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褐土磷耗竭过程中,有效磷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且初始含量越高,降幅越大。对于活性磷组分,T1处理显著升高,T2、T3和T4处理显著降低;中等活性磷含量降低,在耗竭中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主要受稀盐酸提取态磷(Dil.HCl-Pi)和氢氧化钠提取态有机磷(NaOH-Po)的影响;稳定性磷含量升高,其中主要为浓盐酸提取态无机磷(Conc.HCl-Pi)和残渣态磷(Residual-P)含量升高。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与磷形态显著相关。磷耗竭过程影响了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T4处理最为明显。在门分类水平上,T4处理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相对丰度在耗竭过程中显著下降;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等相对丰度在耗竭过程中显著上升;在属分类水平上,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norank_f_AKYG1722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等相对丰度在耗竭过程中显著下降;norank_f_67-14和沙壤土杆菌(Ramlibacte)等相对丰度在耗竭过程中显著上升。属分类水平上相对丰度前40的多个细菌属与有效磷、活性磷、有机质显著相关。类诺卡氏菌属和节杆菌属等可能会促进中等活性磷转化为有效磷和活性磷;微枝形杆菌属和斯克尔曼氏菌属等则可能利用土壤中的稳定性磷。褐土磷耗竭会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消耗土壤活性磷中的无机磷NaHCO_3-Pi和中等活性磷中的有机磷NaOH-Po,增加土壤中稳定性磷的含量。土壤磷耗竭过程中,门分类水平上的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等菌门和属分类水平上的类诺卡氏菌属、微枝形杆菌属、和斯克尔曼氏菌属等菌属与有效磷间相互影响。本研究为褐土磷耗竭过程中磷形态转化及微生物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土壤累积磷的利用提供支撑。

  • 相关文献

[1]有机酸对土壤磷的活化利用研究进展. 魏丹,杨华薇,陈延华,吕春玲,毕睿忻,张馨元,马茂亭. 2022

[2]夏玉米生长期土壤氮素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 邹国元,张福锁,李新慧. 2002

[3]我国褐土耕地质量的演变及对生产力的影响. 陈延华,王乐,张淑香,郭宁,马常宝,李春花,徐明岗,邹国元. 2019

[4]下层土壤反硝化作用的研究. 邹国元,张福锁,李新慧. 2001

[5]长期施肥下褐土生产力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陈延华,王乐,张淑香,任意,李春花,徐明岗,赵同科. 2018

[6]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量估算及环境影响研究. 阎波杰,赵春江,潘瑜春,王妍. 2009

[7]基于GIS与地统计学宁夏枸杞主产区不同树龄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李锋,李银坤. 2017

[8]饲粮有效磷水平对散养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 耿爱莲,赵向红,张尧,刘辉,张剑,刘华贵. 2015

[9]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尹其悦,王登芝,王乐乐,安晓娟,李萍.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