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微塑料对近江牡蛎免疫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牟红莉 1 ; 王瑞旋 2 ; 王俊 3 ; 林小植 4 ; 王江勇 5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3.韩山师范学院

4.华南农业大学

5.惠州学院

关键词: 近江牡蛎;微塑料;酶活力;免疫指标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23 年 47 卷 009 期

页码: 53-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微塑料对牡蛎免疫力的影响,该研究对近江牡蛎(平均壳长:6.6 cm)采用壳内推注的方式注入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微塑料(0.05、0.5、5 mg·L-1,以无菌生理盐水为稀释液),分别胁迫 24 h、48 h和72 h后,检测分析牡蛎鳃组织的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胁迫 24 h后,微塑料浓度对AKP的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SOD、AKP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 48 h后,微塑料浓度上升导致A-chE活力显著下降(P<0.05),CAT、SOD和AKP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 72 h后,微塑料浓度的升高,AKP和AChE的活力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 SOD、CAT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力与之呈现相反的趋势,显示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时间和浓度的增长,MDA处于一直上升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微塑料可使牡蛎产生免疫应激反应,且胁迫时间越长,牡蛎免疫应激反应越剧烈.

  • 相关文献

[1]近江牡蛎膜分离联产制备多糖多肽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杨大俏,王锦旭,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胡晓. 2020

[2]广东沿岸牡蛎体Cd含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贾晓平,林钦,蔡文贵,李纯厚. 2000

[3]华南沿海地区近江牡蛎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方玲,马海霞,李来好,杨贤庆,荣辉,朱长波. 2018

[4]近江牡蛎中铝的化学形态分析. 方玲,马海霞,李来好,杨贤庆,荣辉,朱长波. 2018

[5]近江牡蛎多糖的结构鉴定及免疫调节能力分析. 杨大俏,王锦旭,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岑剑伟,王悦齐. 2020

[6]响应面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多肽联产的酶解工艺. 杨大俏,王锦旭,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 2019

[7]中国海洋贻贝观察:华南沿海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体多氯联苯含量时空变化. 甘居利,贾晓平,林钦,蔡文贵. 2009

[8]粤西镇海湾近江牡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苏天凤,江世贵,朱彩艳,吴进锋. 2004

[9]近江牡蛎在净化和生态冰温保活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费星,秦小明,林华娟,沈建,章超桦. 2010

[10]健跳港上游湾区牡蛎潮间带分带格局和资源补充研究.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祁拥华,叶春宇,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1

[11]近江牡蛎对Pb的累积和排出. 陆超华,周国君,谢文造. 1999

[12]近江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变化及细菌产酶能体内细菌的周年力. 王瑞旋,冯玉婷,冯娟,王江勇. 2012

[13]华南沿海养殖近江牡蛎的分类研究. 苏天凤. 2006

[14]近江牡蛎冻干组织糖原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王岩,吴彪,刘志鸿,陈夕,于涛,王振原,孙秀俊,周丽青,郑言鑫. 2023

[15]性类固醇激素在近江牡蛎性腺发育周期的分布特征. 朱妍,王文静,夏苏东,刘志鸿,孙秀俊,周丽青,张秀梅,吴彪. 2023

[16]湛江官渡近江牡蛎养殖水细菌群落的DGGE指纹分析. 兰兰,刘广锋,王江勇,王瑞旋,刘文生. 2012

[17]海南岛沿海牡蛎体中PAHs的时空分布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于紫玲,林钦,孙闰霞,谷阳光,柯常亮,石凤琼. 2015

[18]杭州湾大金山岛潮间带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的种群鉴定及分布动态. 徐学锋,刘丽,杨慧荣,全为民. 2013

[19]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陈丽芝,姜伟,施文静,张文考,祁拥华,叶春宇,李楠楠,范瑞良,全为民. 2024

[20]盐度胁迫对近江牡蛎几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时少坤,王瑞旋,王江勇,姜敬哲,刘广锋,杨蕊.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