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丹参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灵娣 1 ; 谢晓亮 1 ; 温春秀 1 ; 田伟 1 ; 刘铭 1 ; 周巧梅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丹参;丹参酮ⅡA;丹酚酸B;有效成分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2 年 16 卷 10 期

页码: 32-34

摘要: 采取大田试验,研究了河北安国丹参不同生育期根中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丹酚酸B)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丹参根产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到10月30日产量达到最高(3 150 kg/hm2);丹参根中丹参酮ⅡA含量呈现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丹酚酸B含量则表现为生长前期升高、后期降低的趋势。丹参根中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与根直径呈反比关系,即随着根直径的增大,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含量呈降低趋势,均以根直径<0.5 cm等级的细根(毛根)含量最高。结合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2个因素,确定河北安国丹参最佳采收期为10月底~11月初。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质丹参的药材有效成分比较. 曹珍,温春秀,赵建成,田伟,刘铭,周巧梅,谢晓亮. 2006

[2]不同产地的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刘铭,彭玮欣,田伟,温春秀,焦永刚,谢晓亮. 2004

[3]优化施肥对丹参产量及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 翟彩霞,温春秀,张彦才,王丽英,李巧云,陈丽莉. 2009

[4]丹参脱病毒技术研究. 温春秀,谢晓亮,吴志明. 2004

[5]丹参脱毒种苗RT-PCR快速检测研究. 吴志明,谢晓亮,温春秀,彭卫欣. 2004

[6]丹参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翟彩霞,温春秀,张彦才,王丽英,李巧云,陈丽莉. 2009

[7]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翟彩霞,温春秀,王凯辉,张彦才,王丽英,李巧云,陈丽莉. 2008

[8]丹参SmWRKY3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龚婷,刘灵娣,温春秀,武玉翠,王升,万修福,孙亚倩,姜涛. 2024

[9]丹参根段不同处理的对比试验研究. 田伟,周巧梅,温春秀,刘铭,谢晓亮. 2006

[10]优质丹参新品系的筛选. 周巧梅,田伟,温春秀,谢晓亮,刘铭. 2007

[11]丹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温春秀,吴志明,田伟,刘铭,周巧梅,谢晓亮. 2007

[12]丹参的不同鉴别方法. 曹珍,谢晓亮. 2007

[13]不同丹参种质的rDNA ITS序列分析. 刘灵娣,谢晓亮,温春秀,田伟,刘铭,高雪飞. 2012

[14]不同丹参种质资源引种及比较研究. 田伟,温春秀,彭卫欣,刘铭,闫国敏. 2005

[15]丹参茶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贾东升,李荣乔,温春秀,谢晓亮,崔施展,刘灵娣,边建波. 2017

[16]黄瓜花叶病毒丹参株系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吴志明,温春秀,彭卫欣,吴智红,王云逸,谢晓亮. 2004

[17]丹参SmDREB2A基因的克隆与抗盐功能鉴定. 欧阳艳飞,刘灵娣,孙亚倩,马建军,赵双印,姜涛. 2025

[18]丹参花药组织培养研究. 吴姣姣,王倩,齐琳琳,刘灵娣,姜涛,钱荣,温春秀,万修福. 2024

[19]滨海地区不同茶菊品种农艺性状及有效成分综合评价. 丁丁,郑伶杰,王红宝,郑丽锦,郭艳超.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