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与披碱草的杂交亲和性及杂种F_1的育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仇松英 1 ; 史忠良 1 ; 武计萍 1 ; 孟兆萍 1 ; 高海燕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小偃麦;披碱草;三属杂种;结实率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08 年 54 卷 02 期

页码: 3-4

摘要: 以小偃麦为对照,将小麦属不同种与披碱草(Elymus chinensis)进行了杂交,观察了各组合杂交结实性,结果表明:小麦属不同种和小偃麦同披碱草杂交,杂交亲和性存在显著的差异。小麦属不同种与披碱草杂交当代结实率低,出苗差,难以成功。以中间型小偃麦与披碱草作为桥梁亲本获得三属杂种的结实率较高,平均为18.13%。F1自交穗结实为2.608,B1 F2回交结实率为77.48%。

  • 相关文献

[1]小麦与披碱草远缘杂交的研究. 仇松英,史忠良,武计萍,孟兆萍,高海燕. 2008

[2]小麦—偃麦草—簇毛麦三属杂种研究初报. 袁文业,张美荣,裴自友,孙玉,白建荣,孙善澄. 1992

[3]六倍体小簇麦─天蓝偃麦草三属杂种形态学、细胞学及育性研究. 裴自友,孙玉,孙善澄,白云凤. 1998

[4]具有再生特性的小麦材料筛选与细胞学分析. 程天灵,温辉芹,张立生,裴自友. 2010

[5]小偃麦渗入系F_2分离群体HMW-GS遗传分析. 李建波,李欣,乔麟轶,郭慧娟,詹海仙,任永康,畅志坚,张晓军. 2014

[6]小麦、偃麦草和小偃麦同工酶及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刘润堂. 1992

[7]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王乐,张晓军,郭慧娟,乔麟轶,詹海仙,李欣,畅志坚,孙美荣. 2013

[8]晋春13号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 孙振,马慧英,罗志昌,郭凤琴,安建勇. 1998

[9]矮败小麦与小偃麦亚远缘杂交育种研究通报. 郭凤琴,郭庆瑞. 2002

[10]小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0年4月22―28日)-中字系列小偃麦遗传材料的培育、遗传分析和利用. 孙善澄,白建荣. 2001

[11]光照条件及无机营养对谷子结实的影响. 古世禄,马建萍,独俊娥. 1989

[12]库源比对谷子(粟)结实的影响. 古世禄,马建萍,独俊娥. 1988

[13]高粱A_1A_2雄性不育系柱头生命力的研究. 王景雪. 1990

[14]关于提高大豆杂交结实率的研究. 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陈爱萍,任瑞兰. 2019

[15]玉米花粉和花丝生活力研究. 张红梅,智建奇,董立红,罗绮,孙毅. 2005

[16]单倍体玉米不同方式加倍后的散粉率与结实率. 刘海,郭建文,郑娟,马涌,侯旭东. 2015

[17]土壤水分对谷子(粟)结实的影响及其生理效应. 古世禄,马建萍,独俊娥. 1990

[18]光照强度对小麦不同品种结实率及千粒重的影响. 史忠良,马爱萍,仇松英,郭金萍,郑王义. 1998

[19]提高谷子杂交种结实率的途径探讨. 李会霞,王玉文,田岗,李志华,刘鑫. 2013

[20]关于小麦与小黑麦杂交提高结实性的研究. 仇松英,许钢坦.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