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α值法测算的旱作水稻灌溉管理与生长表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喜靖 1 ; 景金富 1 ; 戚行江 2 ; 张小明 3 ; 王汉清 4 ; 唐旭 1 ; 奚辉 1 ; 沈阿林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2.浙江省创意农业工程研究中心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利用研究所

4.金华愚汉爱清原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旱作水稻;预测灌溉;α值法;湿润地区;关键期补灌;五日测算法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10 期

页码: 1998-20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提高旱作水稻水分管理水平,本研究通过关键期补灌、水分胁迫、常规水作(对照)盆栽和田间试验,观察旱作水稻生长反应。结果表明:关键期补灌旱作水稻生长呈前弱后强、滞后生长、差异性大的特点。与对照相比,盆栽试验关键期补灌早作水稻幼苗成活率低6.1个百分点,苗高、苗重分别低17.1%和44.7%;株高整齐度变幅较大,不如对照平稳;分蘖特性与水分胁迫处理相近,分蘖数比对照少2.74个,分蘖结束时间推迟7d。生长中后期,关键期补灌表现出明显的强性,叶绿素值、光合速率分别提高30.6%和48.4%,根须数少48.3%,单条根须重量提高62.8%;水饱和后测定的伤流量是对照的3.3倍,蒸腾速率提高83.0%;关键期补灌籽粒产量分别是水分胁迫和对照的2.1倍和0.94倍。田间试验干旱年关键期补灌的常规粳稻旱作产量5 924.3 kg·hm-2,是对照的84.1%;平水年补灌产量6 511.8 kg·hm-2,是对照的91.2%,干旱年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增产效率分别比平水年高9.9%和165.0%。本研究证实"五日测算法"具有快速、误差积累小等优点,为旱作水稻水分的量化管理提供方法。

  • 相关文献

[1]灌溉定额分月趋势确定法及其在旱作水稻上的应用. 陈喜靖,奚辉,张如良,景金富,唐留义,沈阿林.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