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思君 1 ; 尹光初 1 ; 雷勃钧 1 ; 何志鸿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植株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89 年 01 期
页码: 39-45+115
摘要: 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高浓度的生长素(2,4—D或NAA)成功地诱导了大豆(G.max)未成熟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2,4—D的诱导效果明显优于NAA。细胞分裂素对体细胞胚胎发生有抑制作用。适宜的维生素B1浓度为0.4ppm。体细胞胚胎发生频率随蔗糖浓度(1.5—9%)的提高而降低。体细胞胚胎经历诱导、成熟和发芽三个阶段成功地发育成完整植株。再生植株移入土壤已经获得种子。
- 相关文献
[1]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周思君,尹光初,雷勃钧,卢翠华,张开旺,钱华. 1992
[2]从大豆幼胚诱导器官发生再生植株. 周思君,尹光初,雷勃钧,何志鸿,卢翠华,张开旺,钱华. 1990
[3]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王萍,王罡,季静,曾凡亭,黄彬城,曹江,吴颖. 2004
[4]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障碍及研究进展. 周思军. 2001
[5]抗生素对大豆组织培养物的抑制效应. 张开旺,Jack Widholm. 1991
[6]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刘文萍,刘建新,南相日,张丽娟,盛万民,张举梅. 2015
[7]玉米叶基部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王梓全,姜丽丽,曹士亮,王石,龚振平. 2012
[8]草莓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郭亚华,于志明,邓立平,张英臣. 1991
[9]应用生物技术脱除大蒜病毒的研究. 刘文萍,于世选,韩玉芹,赵日. 1992
[10]红王子锦带花药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 周沫,姚雪. 2024
[11]亚麻转基因植株的再生及生根培养的研究. 王玉富,周思君,刘燕,李希臣,康庆华,王国英. 2000
[12]大豆体细胞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Ⅰ 培养基、基因型、植物激素对诱导大豆再生植株的影响. 隋德志,王连铮,尹光初,雷勃君. 1989
[13]咪唑乙烟酸药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Huang Chunyan,黄春艳,Wang Yu,王宇. 2011
[14]黑龙江省大豆和向日葵核盘菌的致病性分化. 石凤梅,孟庆林,马立功,刘佳,李易初,张匀华. 2013
[15]不同尿素混施对大豆生理指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Zhu Baoguo,朱宝国,Zhang Chunfeng,张春峰,Yu Zhonghe. 2012
[16]外源DNA直接导入(DIED)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 2002
[17]多元中微肥对大豆农艺性状、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Zhu Bao-guo,朱宝国,ZHANG Chun-feng,张春峰,Meng Qing-ying. 2014
[18]黑龙江省大豆施硫效果的研究. 申惠波. 1999
[19]施肥对大豆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忠杰,王春艳,王连敏,王立志,刘功. 2006
[20]外源DNA直接导入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钱华,李希臣,刘昭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重迎茬大豆的根际微生物
作者:何志鸿;许艳丽;刘忠堂;韩晓增;何雪莹
关键词:大豆;重迎茬;根际;微生物
-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与机理(上)
作者:何志鸿;刘忠堂;许艳丽;韩晓增;何雪莹
关键词: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机理
-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与机理(下)
作者:何志鸿;刘忠堂;许艳丽;韩晓增;何雪莹
关键词:
-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重迎茬大豆的根系分泌物与根茬腐解物
作者:何志鸿;许艳丽;刘忠堂;韩晓增;何雪莹
关键词:大豆;重迎茬;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
-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在黑土生态系统种植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吕晓波;王宏燕;刘琦;赵光;李希臣;徐广惠;张俐俐;刘佳;刘昭军;李宁;李铁;雷勃钧
关键词:抗草甘膦基因;转基因大豆;黑土生态系统;土壤细菌多样性
-
应用化学诱变法筛选抗草甘膦大豆突变株系
作者:张俐俐;谷维;雷勃钧;吕晓波;李铁
关键词:大豆;甲基磺酸乙酯;叠氮化钠;化学诱变;草甘膦抗性
-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基因漂移的研究Ⅰ大豆风媒介传粉的基因漂移研究
作者:刘琦;李希臣;刘昭军;李铁;雷勃钧
关键词:抗草甘膦大豆;风媒介;基因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