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省烟粉虱生物型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玉仙 1 ; 杨秀娟 2 ; 翁启勇 2 ; 黄建 1 ; 王利华 3 ;

作者机构: 1.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烟粉虱;mtDNACOⅠ;生物型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06 年 35 卷 05 期

页码: 40-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m tDNA分子标记技术以及西葫芦银叶测定方法,对从福建省8个具有代表性地理区域采集的烟粉虱样品进行生物型鉴定.结果表明:8个烟粉虱种群在m tDNA COⅠ基因720 bp片段序列上的所有位点都相同,它们与Texas-B、Israel-B、Ind ia-B、Morocco-B、France-B1、France-B2、Be ijing-B、Argentina-B、Reun ion-B1、Reun ion-B2、Reun ion-B3等11个B型烟粉虱种群在m tDNA COⅠ基因720 bp序列上的差异很小(序列相似性为99.6%-100%),总体上属于同一进化枝;与Morocco-Q、Colomb ia-A1、Colomb ia-A2烟粉虱种群在m tDNA COⅠ基因720 bp序列上差异较大,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枝;8个烟粉虱种群均可引起典型的西葫芦银叶症状.说明福建省8个烟粉虱种群均属于B生物型.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郑宇,赵建伟,何玉仙,黄建,翁启勇. 2012

[2]福建省草地贪夜蛾越冬种群生物型鉴定与分析. 赵金凤,郑宇,邱良妙,丁雪玲,姚凤銮,何玉仙. 2020

[3]福建省褐稻虱生物型研究. 曾宪森,傅丽辉,周文通,吴望清. 2000

[4]鳗源创伤弧菌的鉴定与血清型分析. 许斌福,龚晖,李素一,方冬兰. 2016

[5]基于MaxEnt模型和GIS技术的烟粉虱适生区预测. 赵健,李志鹏,张华纬,陈宏,翁启勇. 2019

[6]日本刀角瓢虫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评价. 姚凤銮,郑宇,丁雪玲,卢学松,何玉仙,翁启勇. 2018

[7]玫烟色棒束孢FZ-01鉴定及对烟粉虱的防治潜力评估. 郑宇,丁雪玲,姚凤銮,卢学松,卓辉,何玉仙. 2019

[8]福建省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丁雪玲,郑宇,姚凤銮,卢学松,何玉仙. 2018

[9]利用黄色粘虫卡对烟粉虱成虫活动规律的研究. 卢学松,翁启勇,王长方,杨秀娟,何玉仙. 2003

[10]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机理. 何玉仙,黄建,杨秀娟,翁启勇. 2007

[11]烟粉虱对吡虫啉的室内抗性发展动态及其生化机制. 郑宇,姚凤銮,丁雪玲,赵建伟,何玉仙. 2018

[12]福建漳州番茄黄化曲叶病病原分子诊断及暴发成因分析. 郑宇,丁雪玲,姚凤銮,卢学松,何玉仙,翁启勇. 2019

[13]胡瓜钝绥螨对日光大棚茄子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张艳璇,张公前,季洁,陈霞,林坚贞,孙莉. 2011

[14]胡瓜钝绥螨控制大棚甜椒烟粉虱的研究. 张艳璇,林坚贞,张公前,陈霞,季洁,唐清. 2011

[15]利用诱集植物防治烟粉虱的研究. 丁雪玲,赵建伟,姚凤銮,郑宇,何玉仙. 2015

[16]烟粉虱田间种群的抗药性. 何玉仙,翁启勇,黄建,梁智生,林桂君,吴咚咚. 2007

[17]B型烟粉虱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和敌敌畏抗性的生化机制. 何玉仙,黄建,翁启勇,梁智生. 2008

[18]江原钝绥螨以烟粉虱为猎物的发育. 季洁,林涛,张艳璇,陈霞,林坚贞. 2013

[19]斯氏小盲绥螨在大棚上防治烟粉虱的研究与应用. 张艳璇,张公前,陈霞,林坚贞,季洁,孙莉. 2012

[20]蜡蚧轮枝菌毒素对温室中烟粉虱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王联德,黄建,刘波.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