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茎腐病分子标记在159份玉米自交系中的验证及实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金萍 1 ; 刘永伟 2 ; 孙果忠 2 ; 王海波 3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

2.;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

3.;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省植物转基因中心;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754-7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评价抗茎腐病基因分子标记在辅助育种中的实用性,本研究对159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茎腐病田间抗性鉴定,并检测了与4个茎腐病抗性QTL(qRfg1、qRfg2、Rpi QI319-1和Rpi QI319-2)紧密连锁的11个分子标记在上述材料中的扩增情况。结果表明:供试玉米自交系的平均发病率为26.30%,发病率低于30.0%的材料占67.92%,抗病资源丰富。来源于国外、东北、西南和黄淮海地区的材料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7.67%、17.92%、15.12%和36.80%,与东北和西南地区种质相比,黄淮海地区抗性种质相对缺乏。通过比较分子标记扩增带型与田间茎腐病表型,发现与同一QTL连锁的不同分子标记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分子标记STS01(qRfg1)、STSZ479(qRfg2)、bnlg1866(Rpi QI319-1)和bnlg1716(Rpi QI319-2)的阳性检测结果与田间表型符合度较高,分别为76.79%、78.95%、91.67%、73.33%,具有上述特异扩增多态性的材料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2.06%、19.01%、10.65%、19.63%,可作为抗茎腐病分子检测的有效标记。本研究为开展玉米抗茎腐病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 相关文献

[1]美国玉米自交系对4种病原茎腐病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金柳艳,李明顺,王志伟,石洁,郭宁,刘树森,张海剑. 2019

[2]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石丽杰,孙华,郭宁. 2017

[3]玉米生长后期应警惕根系早衰现象. 张海剑,索相敏. 2016

[4]玉米腐霉茎腐病生防木霉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分析. 郭宁,孙华,马红霞,刘树森,张海剑,石洁,郑晓娟,董跃广. 2023

[5]含吡唑醚菌酯成分种子处理悬浮剂的研制及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评价. 郭宁,王彦军,陈丹,董跃广,边强,于淑晶. 2024

[6]微生物种衣剂的研制及其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评价. 郭宁,马红霞,张海剑,石洁,刘树森,孙华,郑晓娟. 2024

[7]不同药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效评价. 孙华,边强,郭宁,石洁,马红霞,董跃广. 2024

[8]小麦MITE扩增体系的建立. 谢欢,杨文香,彭巧慧,赵丽娟,刘力伟,张娜,刘大群. 2014

[9]韭菜迟眼蕈蚊在川芎上的为害及鉴定. 杜立新,宋健,贾海民,曹伟平,李耀发,张晓. 2018

[10]谷子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与未来方向. 刁现民. 2005

[11]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康苏花,兰素缺,李杏普,柏峰. 2010

[12]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刘永伟,周硕,王雪征,孙果忠,朱金永,韩秋芬,李春杰,赵和,王海波. 2017

[13]我国小麦主推品种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的评价. 孙果忠,游光霞,孙京燕,张秀英,武淑祯,苑菲,王海波,肖世和. 2010

[14]普通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抑制基因Ph1分子标记的验证和筛选. 李孟军,周硕,李亚青,张士昌,彭义峰,张楠,史占良. 2019

[15]利用重测序InDel位点开发甜椒隐性核不育分子标记. 孟雅宁,严立斌,田玉,范妍芹. 2019

[16]短枝型苹果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张朝红,杨凤秋,陈东玫,赵同生,赵国栋,李扬,赵永波. 2018

[17]数量遗传性状基因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田玉,马春红,宋丽华,温之雨,董文琦,赵璞. 2021

[18]紫苏SNP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姜涛,刘灵娣,田伟,谢晓亮,温春秀. 2021

[19]小麦耐热分子标记Xwmc44的鉴定及分析. 刘子会,刘畅,彭义峰,李国良,张华宁,张红梅,段硕楠,郭秀林. 2021

[20]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相关分子标记的鉴定及分析. 邵雪飞,李国良,杨阳,付才,李孟军,赵敏,刘子会.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