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茶树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俞文生 1 ; 倪佳成 2 ; 陈慧 2 ; 李浩宇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农林服务站

2.;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农林服务站

3.;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农林服务站;

关键词: 茶树;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相关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7 年 25 期

页码: 40-42+50

摘要: [目的]研究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方法]以苏州市东山镇当地16个茶树种质资源作为试验材料,以同一时间长势良好的福鼎大白作为对照,对这17个茶树的生物学性状进行描述,并对其7个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这17个茶树间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片大小,为31.49%,7个生物学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叶片大小(31.49%)、一芽三叶百芽重(30.80%)、一芽三叶长(19.74%)、叶片长度(16.81%)、叶片宽度(15.41%)、侧脉对数(14.29%)、叶形(13.30%);各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叶片长度与叶片大小和叶片宽度与叶片大小,均为0.92;通过主成分法分析7个生物学性状,共被分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875%。[结论]该研究为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葡萄种质资源果形性状的分析. 张培安,樊秀彩,刘众杰,吴伟民,刘崇怀,房经贵. 2018

[2]江苏淮北地区小麦种质资源的多性状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潘丽媛,王永军,李海军,李丽丽,侯富,李菁,孙苏阳. 2023

[3]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评价与适应性鉴定. 冯翠,衣政伟,杜静,钱巍,张培通,陈应柳. 2019

[4]小麦种质资源性状分析及遗传多样性评价. 汪强,沈会权,徐肖,张英虎,杨红燕,程怡璠,梁志浩,薛松,郭爱奎,于文青,李宇星,栾海业. 2024

[5]竹节草种质资源耐盐性初步评价. 廖丽,张静,吴东德,张欣怡,王晓丽,白昌军,王志勇. 2014

[6]增施不同氨基酸水溶肥对白菜生长的影响. 魏启舜,郭成宝,周影,张培,黄莹,王琳. 2020

[7]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VdPKAC1对菌丝型大丽轮枝菌V07DF2培养性状及致病力的调控. 邓晟,张昕,林玲. 2014

[8]象草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品系间差异及聚类分析. 张霞,顾洪如,丁成龙,许能祥,冉景松. 2009

[9]象草若干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张霞,顾洪如,丁成龙,冉景松,许能祥. 2009

[10]丛枝菌根真菌和施氮量对茶树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赵青华,孙立涛,王玉,丁兆堂,李敏. 2014

[11]茶树CsNRT1.1基因密码子使用特性分析. 胡振民,万青,李欢,李荣林,王枫,杨亦扬. 2019

[12]茶树根系内生真菌与根际土壤真菌的季节多样性分析. 胡雲飞,张玥,张彩丽,杨路成,陈暄. 2013

[13]白化茶的研究与开发. 李荣林,孔云龙. 2010

[14]氮素水平对茶树新梢叶片代谢谱及其昼夜变化的影响. 马立锋,黎星辉,R. George Ratcliffe,Nicholas J. Kruger,阮建云. 2013

[15]茶树NPF5基因克隆及其在不同氮素处理下的表达. 唐君,代祥,李贵飞,穆兵,王枫,杨亦扬. 2023

[16]春茶后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机采效果研究. 代祥,穆兵,胡振民,胡双明,杨亦扬. 2024

[17]以诱导抗性为基础的茶树病虫害控制新技术. 李荣林,李珍珍,杨亦扬,黎星辉,孔云龙,黄东华. 2013

[18]茶树硝态氮转运蛋白NRT1.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杨亦扬,胡雲飞,万青,李荣林,王枫,阮建云. 2016

[19]不同时段喷施叶面肥对春茶新梢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胡雲飞,杨亦扬,李荣林,李珍珍. 2015

[20]小分子化合物诱导茶树抗虫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李荣林,胡雲飞,杨亦扬,王文丽,申佳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