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6个鲤群体的mtDNA D-loop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念 1 ; 傅建军 2 ; 董在杰 1 ; 朱文彬 2 ; 王兰梅 2 ; 苏胜彦 2 ; 宋飞彪 3 ; 陈兴婷 3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3.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关键词: 鲤;群体;线粒体DNA;D-环序列;遗传变异

期刊名称: 水生态学杂志

ISSN: 1674-3075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3 期

页码: 75-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当前中国鲤(Cyprinus carpio)野生群体和育成品种的遗传结构及变异情况,以期丰富鲤种质资源的研究数据,为后期鲤的种质挖掘和遗传育种提供更多参考。收集了鲤的4个野生群体(清水江鲤、太湖鲤、黄河鲤和黑龙江鲤)和2个育成品种(福瑞鲤和松浦鲤)共计185尾个体,进行mtDNA D-loop序列测序分析。全长927~930 bp的D-loop序列有36个变异位点。所有个体呈27个单倍型,其中清水江鲤和太湖鲤的单倍型数量较多(分别为18和9个),而福瑞鲤和松浦鲤各存在1个优势单倍型(占有率分别为93%和80%)。F_(ST)值检验发现,松浦鲤与黑龙江鲤间遗传分化不显著(P>0.05),其余群体间均呈极显著遗传分化(P<0.01)。基于群体间K2P遗传距离(0.005~0.013)的NJ树显示,福瑞鲤和黄河鲤首先聚类,然后依次与清水江鲤和太湖鲤聚类;最后与松浦鲤和黑龙江鲤所在的另一支聚类。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群体间遗传变异极显著(P<0.01),占总变异的35.59%。研究表明,鲤的野生群体(清水江鲤和太湖鲤)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进一步选育利用的潜力;而2个育成品种(福瑞鲤和松浦鲤)在选育过程中积累了较高的遗传纯度。

  • 相关文献

[1]6个野生与选育鲤群体的微卫星遗传分析. 董在杰,刘念,傅建军,朱文彬,王兰梅,苏胜彦. 2018

[2]不同体色锦鲤和"福瑞鲤2号"mtDNA D-loop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李潇轩,郑端端,罗明坤,杨志强,郭珺,王兰梅,董在杰. 2023

[3]应用SRAP标记分析福瑞鲤及其原始亲本的遗传结构. 曲疆奇,毕滢佳,董在杰,张清靖,胡一丞,袁新华. 2011

[4]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6个鲤鱼群体的遗传差异. 李建林,李红霞,唐永凯,俞菊华,董在杰. 2012

[5]基于COⅠ-D-loop-ITS1序列的4个稻田养殖鲤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志刚,卢迈新,曹建萌,衣萌萌,王淼,高风英,可小丽,王广军. 2021

[6]5个虹鳟群体的生化遗传分析. 庞艳红,孙中武,尹洪滨,王炳谦. 2007

[7]4个暗纹东方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程长洪,张敏莹,徐东坡,刘凯,段金荣,周彦锋,施炜纲. 2012

[8]鲤易捕性状选育群体不同世代微卫星分析. 池喜峰,贾智英,李池陶,石连玉. 2010

[9]尼罗非鲫和奥利亚非鲫线粒体DNA遗传差异的研究. 曹萤,夏德全. 1997

[10]粤东海域褐菖鲉种群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变异及其在平鲉亚科中的分类地位. 苏天凤,江世贵,张殿昌,周发林,黄建华,朱彩艳,杨丽诗. 2012

[11]尼罗非鲫和奥利亚非卿线粒体DNA遗传差异的研究. 曹萤,夏德全. 1997

[12]饲料硒对鲤组织抗氧化防御能力的影响. 刘伟,石连玉,杨雨辉,马波. 2000

[13]构建鲤现代种业的核心技术. 孙效文. 2013

[14]钝吻黄盖鲽不同群体形态学比较研究. 张岩,肖永双,高天翔,范厚丽. 2010

[15]大菱鲆4个不同地理群体生长性能的比较. 王新安,马爱军,侯仕营,黄智慧,薛宝贵,杨志,曲江波. 2010

[16]双列杂交分析比较两个养殖群体杂交牙鲆抗病力. 徐田军,王磊,陈松林,田永胜. 2009

[17]黄海、东海近海七个棘头梅童鱼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梁述章,宋炜,赵明,谌微,李羽,马凌波. 2018

[18]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毛蚶群体遗传多样性. 田吉腾,侯丫,刘志鸿,杨爱国,吴彪,周丽青,董春光. 2016

[19]利用微卫星标记指导红鳍东方鲀亲本选配. 刘永新,刘奕,周勤,张红涛. 2015

[20]南海4个花刺参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文菁,范嗣刚,李海鹏,胡超群.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