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德水 1 ; 金继运 2 ; 黄绍文 2 ; 陈占全 3 ;
作者机构: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施钾;秸秆还田;土壤养分;小麦产量;长期效应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09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194-1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993~2006青海省栗钙土区施钾与小麦秸秆还田对耕层(0~20 cm)土壤钾素与其它养分指标以及小麦产量的长期影响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钾或秸秆还田处理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含量均高于长期不施钾处理(NP),其中钾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NPK+St)三种类型钾含量均与NP处理差异显著;施钾或秸秆还田可提高速效钾和缓效钾在全钾中的比例,同时降低矿物钾的比例;与原始土壤相比,钾肥投入处理(NPK与NPK+St)的速效钾及NPK+St处理的缓效钾含量均高于原始土,其它处理三种类型钾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原始土壤;不同处理土壤钾素年均消耗K2O在175.5 kg/hm2以上,四个处理中只有NPK+St处理土壤钾素表观有盈余,其钾素平衡系数为1.55;相比只施氮磷肥,长期施钾或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铵态氮、有效硫、钙、镁以及全磷的含量而提高有机质、有效磷、铜、铁、锰、锌以及全氮的含量,影响程度不一;定位14年间小麦产量基本不受施钾与秸秆还田措施的影响,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 相关文献
[1]施钾对马铃薯苗期抗旱性的影响. 苏慧,何晓楠,马永珍,王芳. 2024
[2]绿肥还田与减量施氮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姚百伦,宋明丹,韩梅,德青年卓,李正鹏. 2025
[3]长期不同施肥对高原小麦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 Zhang Yali,张亚丽,Chen Zhanquan. 2012
[4]长期不同施肥对青海小麦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 张亚丽. 2013
[5]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在青海省的推广建议. 王志辉,陈占全,李月梅,高玉亭. 2009
[6]不同物料还田对农田系统中化肥氮素去向的影响. 康雨欣,宋明丹,李正鹏. 2023
[7]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及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张亚丽,吕家珑,金继运,李书田,陈占全,高旭升. 2012
[8]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麦后复种绿肥模式下植株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康雨欣,宋明丹,韩梅,李正鹏. 2024
[9]秸秆与氮肥配施下土壤碳库周转和稳定性研究进展. 张月,宋明丹,李月梅. 2023
[10]麦秆和绿肥还田对青藏高原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张洪滔,刘婷,宋明丹,韩梅,李正鹏. 2024
[11]湟水流域农田土壤肥力及养分评价分析. 陈占全,薛泉宏,张荣. 2004
[12]西宁地区保护地土壤养分与蔬菜施肥技术的调查分析. 郝学宁,江华,李松林. 2001
[13]可降解地膜覆盖对青海高海拔地区蚕豆生长的影响. 李萍,刘玉皎,张永春,王建忠. 2014
[14]三江源区高寒草原草地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养分变化. 高旭升,田种存,郝学宁,蒋桂香. 2006
[15]拉西瓦片区土地整理中新增地土壤养分现状研究. 张文英,高旭升,塔林葛娃. 2011
[16]西宁周边山地主要人工林群落土壤团粒分形特征与土壤养分及抗蚀性分析. 郑淑霞,马玉林,王占林. 2013
[17]共和盆地塔拉滩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组成与土壤特性. 王学全,尹书乐,杨占武,卢琦,杨恒华,陈琦. 2015
[18]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村级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李月梅. 2019
[19]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李月梅. 2018
[20]两种果型黑果枸杞土壤中基本养分含量比较. 陈雪妍,祁银燕,刘小利,刘桂英.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滴灌春油菜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作者:张亚丽;陈占全
关键词:滴灌;水肥一体化;春油菜
-
辣椒疫病生防菌对青海循化线辣椒的防病促生效果
作者:蔡晓剑;薛泉宏;张亚丽;张宏亮;陈占全
关键词:辣椒疫病;生防菌;青海
-
西北地区马铃薯施肥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李书田;段玉;陈占全;郭天文;李友宏
关键词:马铃薯;肥料效应;农学效率;产投比;经济效益
-
缓释氮肥对干旱山区全膜覆盖马铃薯氮素吸收、分配及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作者:郭恒;陈占全
关键词:全膜覆盖;垄作种植;马铃薯;缓释肥
-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及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亚丽;吕家珑;金继运;李书田;陈占全;高旭升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秸秆还田;土壤质量
-
山旱区全膜覆盖种植马铃薯施肥现状分析及建议
作者:郭恒;陈占全
关键词:全膜;马铃薯;缓释肥料;分析及建议
-
青海温室辣椒疫病生防菌应用技术研究
作者:蔡晓剑;杨希娟;陈占全
关键词:辣椒疫病;生防菌;温室;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