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红叶樱花不同采集时期外植体萌芽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艳敏 1 ; 王利民 1 ; 董晓宇 1 ; 师曼 1 ; 张晶 1 ; 蒋卉 1 ; 王慧娟 1 ; 高杰 1 ; 张和臣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红叶樱花;采集时期;内源物质;外植体萌芽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11-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适宜红叶樱花腋芽萌发的外植体采集时期及其潜在的内源物质影响规律,分别在1—5月的每月中旬采集红叶樱花枝条,以枝条腋芽为外植体进行萌芽试验,同时测定各个时期外植体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内源激素含量,观察不同时期外植体内源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月中旬红叶樱花腋芽处于休眠期,ABA、GA3含量与休眠分别呈正、负相关,IA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冷胁迫下含量较高;2—3月中旬,ABA、IAA、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反向变化,慢慢解除休眠;3月中旬解除休眠因子GA3和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增加,GA3/ABA比值大幅上升,红叶樱花腋芽组培萌发率较高但萌发后生长缓慢;4月中旬,ZA/IAA比值开始上升,此时期红叶樱花腋芽组培萌发率最高,表明GA3含量和GA3/ABA比值在指示红叶樱花休眠中具有重要作用,ZA含量和ZA/IAA比值在红叶樱花腋芽组培生产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春季新萌枝条适宜作为红叶樱花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排除酚类物质引起的褐化影响,最适的采集时期是4月中旬。

  • 相关文献

[1]新优彩叶植物红叶樱花外植体采集及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李艳敏,孟月娥,张玉,赵秀山,王利民,王慧娟. 2012

[2]红叶樱花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王慧娟,孟月娥,王利民,赵秀山,李艳敏,董晓宇. 2011

[3]基质配方和容器对红叶樱花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王慧娟,孟月娥,王利民,李艳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