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娃娃菜农机农艺融合模式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利晓 1 ; 曹少娜 1 ; 关耀兵 1 ; 张倩男 1 ; 王克雄 1 ; 马永君 2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2.西吉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娃娃菜;膜上移栽;农机农艺融合;主成分分析;机械化;经济性状;产量;净菜率

期刊名称: 蔬菜

ISSN: 1001-8336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42-50

摘要: 为找寻娃娃菜膜上移栽最优农机农艺融合模式,为娃娃菜机械化移栽和移栽机械的推广提供参考,以市场畅销娃娃菜益农·皇妃F1为供试材料,设置双行机械移栽和三行机械移栽2种农机农艺融合模式,每种农机农艺融合模式分别设3种株行距,双行机械移栽株行距为15 cm×40 cm、20 cm×40 cm、25 cm×40 cm,三行机械移栽株行距为20 cm×25 cm、25 cm×25 cm、30 cm×25 cm,并分别以人工移栽为对照,从娃娃菜农艺性状、产量、移栽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15个指标对不同农机农艺融合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双行人工移栽处理(株行距15 cm×40 cm,种植密度133 400株/hm2)综合评价F值最大,为2.184,综合效益最高,为38 654.44元/hm2;其次是双行机械移栽处理(株行距15 cm×40 cm,种植密度133 400株/hm2),F值为1.548,综合效益为34 613.14元/hm2;再次是三行人工移栽处理(株行距25 cm×25 cm,种植密度100 050株/hm2),F值为1.194,综合效益为35 697.54元/hm2。采用机械移栽时,娃娃菜较为适合每垄双行种植模式;机械移栽株行距为15 cm×40 cm,种植密度为133 400株/hm2时农机农艺融合效果最好,移栽用时128.44 h/hm2,产量为111 846.9 kg/hm2,经济总产值为67 108.14元/hm2,经济纯收入为34 613.14元/hm2

  • 相关文献

[1]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宁南山区露地娃娃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冯海萍,程彦弟. 2020

[2]枸杞机械化采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梅松,石志刚,宋志禹,万如,李远. 2021

[3]松花菜机械化移栽配套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张倩男,王克雄,吴立晓,张晓娟,关耀兵,秦爱红. 2023

[4]"3S"技术在规模化葡萄基地开发建设中的应用-以宁夏西鸽酒庄鸽子山新建基地为例. 冯延涛,赵宁,郭伟,崔萍,陈卫平. 2022

[5]宁夏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杨冬艳,王丹,赵云霞,桑婷,冯海萍. 2023

[6]基于农机农艺融合的菜花移栽关键环节研究与效益分析. 吴利晓,张晓娟,关耀兵,张建虎,王克雄,马寒. 2022

[7]枸杞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关键装备与技术研发的现状与展望. 秦英之,戴国礼,何军,石志刚,王孝,李国,秦垦. 2018

[8]宁南山区露地越冬蒜苗复种娃娃菜种植模式. 冯海萍,王学铭,谢华,杨冬艳,裴红霞. 2020

[9]生物质炭施用量对旱作娃娃菜光合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少娜,吴利晓,王克雄,张建虎,杨娇. 2024

[10]娃娃菜不同轮作模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刘素,冯海萍,程彦弟,陈倬,康建宏,吴宏亮. 2023

[11]不同茬口对娃娃菜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陈倬,冯海萍,程彦弟,刘素,康建宏,吴宏亮. 2022

[1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宁南山区露地栽培小型甘蓝品种的综合评价. 冯海萍,苏存录,谢华,杨冬艳. 2020

[13]不同青花菜品种在宁南山区的适应性综合评价. 冯海萍,刘晓梅,白生虎,谢华,杨冬艳. 2020

[14]不同娃娃菜品种在宁南山区的适应性评价. 冯海萍,刘晓梅,白生虎,谢华,杨冬艳. 2021

[15]不同叶面肥对旱作区胡麻经济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张炜,陆俊武,曹秀霞,钱爱萍,剡宽将. 2018

[16]旱生植物水力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潘颜霞,许浩,张亚峰,张红霞. 2024

[17]太空诱变对七个马铃薯品种相关性状的影响. 余帮强,张国辉,颉瑞霞,厚俊,郭志乾. 2023

[18]不同生态区优质抗逆春小麦品种(系)广适性鉴定与评价. 李威,李红霞,樊明,曾宝安,刘旺清,裘敏,魏亦勤,张双喜. 2022

[19]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王长军,王世荣,赵营. 2015

[20]宁夏中部干旱带果桑优良品种引进及筛选研究. 冯学梅,梁玉文,李阿波,岳海英,陈健.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