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肃和青海小麦条锈菌UV-B辐射敏感性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婷婷 1 ; 赵雅琼 2 ; 金社林 3 ; 姚强 4 ; 王海光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相对萌发率;LT50值;UV-B辐射敏感性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591-6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和青海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病原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重要的越夏区和菌源基地,也是Pst毒性变异频率较高地区,该区域海拔高,紫外线辐射强度大.为了解紫外线对Pst存活力和毒性变异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分离自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21个Pst菌株夏孢子的相对萌发率和UV-B辐射LT50值(UV-B致死中时间,即在一定UV-B辐射强度下夏孢子相对萌发率为50%时所需辐射时间),探索了相应菌株对UV-B辐射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3个UV-B辐射强度(150、200和250μw·cm-2)下,分离自甘肃和青海的全部Pst供试菌株的夏孢子相对萌发率均与UV-B辐射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01).3个UV-B辐射强度下的夏孢子相对萌发率和LT50值的比较结果表明,Pst菌株对UV-B辐射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来自于青海的Pst菌株之间对UV-B辐射的敏感性差异高于来自于甘肃的Pst菌株.研究结果为探索紫外线对Pst存活力和毒性变异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为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一定依据.

  • 相关文献

[1]30%醚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效果. 彭秀科,侯生英. 2012

[2]小麦品种天选43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姚未远,柳泽光,樊玉,申雪雪,巢凯翔,候璐,王保通,李强,井金学. 2015

[3]30%粉唑醇·多菌灵悬浮剂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 王信. 2011

[4]中梁12小麦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与SSR分子定位. 马东方,彭菲,方正武,袁喜丽,贺苗苗,周燚. 2014

[5]春小麦品种青春39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姚强,贺苗苗,闫佳会,郭青云. 2014

[6]30%粉唑醇·多菌灵悬浮剂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 王信. 2011

[7]24%福·醇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小麦条锈病效果研究. 张贵. 2008

[8]小偃54高温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周新力,王保通,尹军良,王文立,王岭岭,侯冬媛,侯璐,姚强,胡茂林,井金学. 2011

[9]青海东部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资源调查与鉴定. 杜志敏,姚强,黄淑杰,闫佳会,侯璐,郭青云,赵杰,康振生. 2019

[10]10份小麦持久抗性资源和6份新品系抗条锈病的遗传特点分析. 魏婷,朱孟杰,郎晓威,王震,顾紫琼,潘伟頔,王科宇,贾湘,冯晶,王凤涛,郭青云,蔺瑞明. 2021

[11]小麦品种贵农22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 李强,贺苗苗,董海丽,姚强,井金学,王保通. 2011

[12]40%环丙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效果. 王爱玲,侯生英,张贵,姚强. 2010

[13]小麦品种红农1号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李宏胜,郭阳,王海庆,姚强. 2023

[14]30%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闫佳会. 2019

[15]我省小麦条锈病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侯生英,王爱玲,张贵,耿贵工. 2004

[16]30%己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闫佳会,侯生英,姚强. 2013

[17]青海省东部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周聪颖,吕璇,邓杰,赵宝强,高图强,姚强,马占鸿. 2023

[18]208份春小麦资源抗条锈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检测. 郭阳,卢恩钰,周小妹,郭青云,康振生,姚强. 2025

[19]2020年与2021年青海省小麦条锈菌越冬情况监测. 赵雪梅,刘耀霞,郭青云,姚强.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