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市售氯硝柳胺在斑点叉尾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索纹纹 1 ; 刘永涛 1 ; 艾晓辉 1 ; 吕思阳 1 ; 杨秋红 1 ; 余少梅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氯硝柳胺;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lus);消解;残留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13 年 43 卷 05 期

页码: 37-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氯硝柳胺在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lus)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在静水条件下经安全性试验确定安全浓度后,直接对水族箱泼洒25%氯硝柳胺乙醇胺盐(NES)粉剂后采集斑点叉尾皮肤、肌肉和水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ESI/MS/MS)测定样品中氯硝柳胺的浓度,结果表明,静水条件下25%氯硝柳胺乙醇胺对斑点叉尾的安全浓度为0.113 mg/kg;养殖水环境中氯硝柳胺能快速消解,实验第2天即低于1μg/L,并呈无规律性持续较长时间;用药24 h内,氯硝柳胺在鱼体肌肉和鱼皮中具有较强的蓄积能力,但48 h后,其在鱼皮和肌肉中呈现快速消除至较低浓度,但后期消除缓慢,并会持续一定时间;氯硝柳胺(NIC)在斑点叉尾肌肉和鱼皮中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0.66和9.24 d,显著大于在水体中的消除半衷期。

  • 相关文献

[1]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底泥、鱼及虾中氯硝柳胺残留量. 刘永涛,沈丹怡,董靖,杨秋红,杨移斌,周顺,艾晓辉. 2020

[2]改良的QuEChERS与HPLC-HESI/MS/MS同时测定中华鳖组织中氯硝柳胺和酰胺醇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刘永涛,董靖,杨秋红,余琳雪,杨移斌,何力,艾晓辉. 2017

[3]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华绒螯蟹中8种金属元素. 张政权,黄冬梅,史永富,娄晓祎,田良良,申兆栋. 2020

[4]海水养殖尾水总磷测定方法的比较与优化. 刘雁,佟飞,陈丕茂,袁华荣,冯雪. 2023

[5]甲基睾丸酮在罗非鱼苗种体内的消解规律. 邹琴,陈培基,李刘冬,林伟强,陈挺,杨金兰,赵东豪,黎智广. 2010

[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三苯甲烷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渔药残留. 郭萌萌,谭志军,孙晓杰,吴海燕,孙伟红,邢丽红,李兆新,翟毓秀. 2013

[7]中国与主要贸易国水产品中渔药残留标准的对比分析. 李乐,宋怿,王玉堂,刘永涛,何雅静. 2014

[8]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菱鲆和鳜鱼体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残留的研究. 于慧娟,钱蓓蕾,黄冬梅,苏惠,顾润润,冯兵. 2011

[9]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对比分析. 孟娣,谭志军,刘永涛,宋怿. 2015

[10]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4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量. 刘艳萍,冷凯良,王清印,王志杰,孙伟红,王瑜,邢丽红. 2009

[11]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鳗鱼中三聚氰胺的残留. 邢丽红,冷凯良,孙伟红,谭志军,苗钧魁,王泽文. 2009

[12]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袁科平,李荣. 2007

[13]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的残留现状研究进展. 李亚梦,李晋成,李芹,田娟娟,解超男,吴立冬,刘欢. 2019

[14]室外池塘自然养殖条件下呋喃西林代谢物在中华绒螯蟹体内残留和消除规律. 黄宣运,沈晓盛,黄冬梅,冯兵,于慧娟,蔡友琼. 2017

[15]环渤海地区养殖水产品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残留及健康风险评估. 郑关超,郭萌萌,赵春霞,付树林,谭志军,翟毓秀. 2015

[16]扑草净在我国养殖水产品中的残留及风险评估. 邹婉虹,刘露,孙涛,郑重,何雅静,许玉艳,刘巧荣. 2019

[17]磁性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 渔业水环境中的种磺胺类抗生素残留高磊,王鹏,陈中祥,吴松,汤施展,孙承宇,黄丽,覃东立. 2020

[18]烹饪方式对克氏原螯虾中恩诺沙星残留的影响. 黄宣运,孔聪,史永富,张璇,黄冬梅,蔡友琼. 2020

[19]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在罗非鱼肌肉中残留规律的研究. 杨贤庆,孙满义,岑剑伟,李来好,吴燕燕,郝淑贤,戚勃,石红,周婉君. 2010

[20]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钱晓东,于慧娟,惠芸华,金高娃,冯兵,沈晓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