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基因的RAPD标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彭卫欣 1 ; 刘国庆 1 ; 刘国振 1 ; 朱立煌 1 ; 谢晓亮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RAPD标记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3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8-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籼3037诱变得到新的类病变坏死突变体Sp1801,以粳稻品种02428为父本与其杂交构建分离群体,并利用RAPD技术对此突变相关基因进行了遗传连锁分析,引物OPI11和OPL03扩增的稳定的差异片段与突变性状紧密连锁,两标记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6cM和5 6cM,并且两差异片段分别为556bp和944bp,因此OPI11 556和OPL03 944可以作为此突变基因的RAPD标记。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OPI11 556与一个抗稻瘟病基因pib有高度同源性。

  • 相关文献

[1]小麦株市近等基因系的RAPD标记研究. 郭北海,张忠廷. 2000

[2]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RAPD及RFLP标记. 李辉,陈孝,施爱农,孔凡晶,Leath S,Murphy J P,贾旭. 2005

[3]扁杆藨草的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化学防除技术. 孙福华. 2004

[4]淹水对夏季水稻乳苗撒播成苗的影响. 周汉良,郑秋玲,郭艳超,王凤芝. 2010

[5]对水稻大小垄内小气候的研究. 王文成,郑素花,丁连志. 1999

[6]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16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启星,孙宇,王秀萍,王永新. 2002

[7]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建广,张秀和,张国新,甄翠荣. 2005

[8]模糊数学方法在水稻区域试验应用的探讨. 王万章,刘国庆,张启星,王永新,李荣改,刘善资,王秀萍,刘亚芹. 1993

[9]亚种间杂交稻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 李荣改,孟令启,冯瑞光,宁文书. 2000

[10]水稻中位蘖的分蘖规律与生产力研究. 周汉良,鲁学林,郑秋玲. 2000

[11]水稻沟台栽培技术的增产效应研究. 甄英肖,扈传禹. 2004

[12]品种丰产势应用于水稻新品种的评价初探. 王万章,刘国庆,张启星,王永新,李荣改,刘善资,王秀萍,刘亚芹. 1993

[13]水稻新品种垦稻95—4的选育及应用. 张国新,张秀和,李建广,甄翠荣. 2004

[14]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垦优2000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孟令启,冯瑞光,张晓东,李淳瑚. 2004

[15]北方水稻花培苗越冬培养技术的研究. 王永新,刘亚琴,张启星,刘国庆,刘善资,王秀萍. 1997

[16]水稻新品种冀粳15号的选育与应用(简报). 王秀萍,孙宇,张启星,王永新. 2001

[17]不同熟期水稻品种间产量构成特点的分析探讨. 刘国庆,张启星,刘善资,王永新,王秀萍,刘亚芹. 1994

[18]水稻沟台栽培技术的增产效应研究. 杜卫军,刘书起. 1998

[19]水稻种子的发芽规律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王秀萍,刘国庆,张启星,王永新,刘善资,刘亚芹. 1995

[20]温室加速水稻世代进程栽培技术研究. 王秀萍,张启星,刘国庆,王永新,刘善资,刘亚琴,张军远.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