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础地力对黄壤区粮油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兴成 1 ; 石孝均 2 ; 李渝 1 ; 张雅蓉 1 ; 刘彦伶 1 ; 张文安 1 ; 蒋太明 3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黄壤;基础地力;边界线分析;产量差;稳定性指数;可持续性指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7 年 50 卷 08 期

页码: 1476-14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黄壤是中国重要的地带性土壤,黄壤区粮油作物的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对于地区粮食安全和经济民生至关重要。研究黄壤区主要粮油作物基础地力特征,评价地力对粮油作物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影响,为黄壤耕地地力保育和区域作物绿色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依托于2006—2013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黄壤区开展的3 515个田间试验(马铃薯434个、油菜525个、玉米1 318个、水稻1 238个),调查每个试验点无肥对照(CK)和氮磷钾肥(N2P2K2)处理作物产量;基于作物估计方法,分析了粮油基础地力产量和地力贡献率特征;采用直线拟合和边界线分析评价了基础地力对作物施肥产量及产量差的影响;采用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评估了基础地力对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黄壤区马铃薯、油菜、玉米和水稻平均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10.8、1.13、4.57和5.73 Mg·hm~(-2),平均地力贡献率分别为50.8%、49.0%、59.0%和70.8%;基础地力产量越高,地力对作物施肥产量的贡献率越大。作物施肥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显著正相关,马铃薯、油菜、玉米和水稻施肥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的直线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476、0.284、0.382和0.366(P<0.001)。边界线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油菜、玉米和水稻4种作物的施肥产量潜力分别为42.8、4.07、11.8和12.4 Mg·hm~(-2);随着基础地力的提升,作物施肥产量差降低,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加。【结论】提升基础地力能够提升作物施肥产量,降低产量差,有利于黄壤区粮油作物的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黄兴成,杨叶华,李渝,刘彦伶,张雅蓉,朱华清,熊涵,蒋太明. 2023

[2]提升基础地力,实现“藏粮于地”战略. 熊仕娟,黄兴成. 2017

[3]辣椒土壤中外源Cd生物可利用性风险评价. 张爱民,王永平,付文婷,邢丹. 2015

[4]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壤中土霉素残留. 朱健,韦时宏,范菲菲. 2013

[5]不同管理措施对黄壤坡耕地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 范成五,罗益,王文华,张邦喜,秦松,蔡景行. 2014

[6]外源溶解性有机质对兽药土霉素在黄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范菲菲,朱健,韦时宏. 2015

[7]3种不同管理措施黄壤坡耕地的有机碳与氮养分. 胡岗,秦松,范成五,赵欢,张邦喜,严莲英. 2015

[8]长期施肥对黄壤养分及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影响. 张邦喜,李渝,张文安,张雅蓉,蒋太明. 2016

[9]长期施肥对黄壤有机碳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6

[10]贵州典型土壤-辣椒系统中镉的迁移富集特征. 邢丹,张爱民,王永平,廖芳芳,高秀兵. 2016

[11]贵州中部地区黄壤地表径流特性及降雨资源化 Ⅰ-作物种植对降雨资源化的影响. 蒋太明,肖厚军,夏锦慧,邓英,黄全能. 2009

[12]贵州中部坡地黄壤水分变异研究. 蒋太明,肖厚军,夏锦慧,邓英. 2010

[13]辣椒土壤中Cd形态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张爱民,岳延滨,王永平,韩世玉,邢丹. 2015

[14]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黄壤持水性能的研究. 蒋太明,魏朝富,谢德体,肖厚军,夏锦慧,邓英. 2006

[15]磷石膏改良贵州黄壤及其应用前景. 张文安,徐大地,肖厚军. 2002

[16]贵州中部地区黄壤地表坡度对降雨资源化的影响. 蒋太明,肖厚军,夏锦慧,邓英,黄全能. 2009

[17]不同外源溶解性有机质对黄壤中土霉素降解的影响. 范菲菲,朱健,官小云,彭艳. 2015

[18]长期施肥下黄壤无机磷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张邦喜,李渝,秦松,李国学,蒋太明. 2016

[19]长期施肥对西南黄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6

[20]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黄壤微生物量碳及氮的影响. 柳玲玲,李渝,蒋太明,秦松.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