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豇豆始花节位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海龙 1 ; 古瑜 2 ; 韩启厚 2 ; 乔军 3 ;

作者机构: 1.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蔬菜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2.;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蔬菜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3.;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蔬菜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豇豆;始花节位;遗传;主基因;多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7 年 22 期

页码: 58-62

摘要: 为明确豇豆始花节位的遗传规律,应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6世代联合分析方法,调查豇豆杂交组合‘Ju08-10’ב丰豇10号’的6个世代始花节位。利用南京农业大学章元明教授提供的植物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软件,计算最适合的遗传模型及相应的遗传参数。结果显示,‘Ju08-10’ב丰豇10号’杂交组合的始花节位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无主基因存在,F2群体多基因遗传率为71.64%,环境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例为28.36%,说明豇豆始花节位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始花节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早熟性(较低的始花节位)可以通过杂交后代选择实现,但定向选择会有较好的效果。

  • 相关文献

[1]利用黄瓜远缘群体遗传连锁图谱进行始花节位定位. 张桂华,徐晴,韩毅科,魏爱民,刘楠,崔兴华,杜胜利. 2010

[2]豇豆新品种丰豇绿优和丰豇一点红的选育. 王立宾,郝健全,吴峰,郎朗. 2008

[3]豇豆收获前后种子劣变的抗性研究. 于海龙,古瑜,韩启厚,刘惠静,孟庆良. 2016

[4]天津地区露地栽培豇豆品种筛选. 于海龙,古瑜,韩启厚. 2017

[5]秋季大棚豇豆栽培因子研究. 古瑜,韩启厚,于海龙,肖瑜,黄亚杰,郝建全,孙德岭. 2014

[6]5种农药在豇豆上使用的安全性评价. 李辉,李娜,刘磊,邵辉,宋淑荣,郭永泽,张玉婷. 2018

[7]豇豆中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邵辉,李娜,李辉,刘磊,林宏芳,杨丽静,闫琳,程禹,刘春艳,张玉婷,郭永泽. 2021

[8]黄瓜主要病害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高利,庞金安. 2004

[9]黄瓜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4

[10]粳稻品种三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分析. 李艳萍,梁永书,孙海波,邹美智,王景余,牛景. 2007

[11]辣(甜)椒果实相关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黄亚杰,李素文,肖瑜,张斌. 2012

[12]黄瓜无毛突变体的生理特性研究. 马德华,庞金安,温晓刚,李淑菊,霍振荣,林世青. 2002

[13]黄瓜花叶病毒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杨森,张桂华. 2008

[14]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 尹立荣,管长志,顾自豪,陈磊. 2002

[15]粳稻品种三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分析. 李艳萍,孙海波,梁永书,邹美智,王景余,牛景. 2007

[16]食荚豌豆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研究. 纪玉忠,王郁铨,李召虎. 2005

[17]应用SRAP标记分析黄瓜的遗传差异. 王惠哲,李淑菊,管炜. 2009

[18]草莓杂交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韦玉艳,杨洁,王丽娟.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