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西南区水域增殖放流回顾与对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叶志祥 1 ; 张辉 1 ; 吴金明 2 ; 杜浩 2 ; 杨海乐 2 ; 邹巧林 2 ; 危起伟 1 ;

作者机构: 1.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西南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政策建议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819-8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作为修复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西南区域已持续开展多年,但目前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本文基于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对2016—2019年西南区增殖放流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1) 2016—2019年西南区共对其56处江河、湖、水库进行了增殖放流活动,涉及95种水生生物,包括鱼类92种,两栖类1种,龟鳖类2种,隶属于8目15科54属。(2) 4年间总计放流53890.15万尾,投入资金27128.16万元,其中鲤科鱼类居多。(3)放流的水生生物中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主,放流的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中以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为主。(4)放流的规格大多为1~15 cm,放流的时间集中在秋末冬初。(5)从西南区4年间总体放流种类与数量来看,其放流的目的以促进渔民增收及生物净水为主;从西南区各水域放流种类来看,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特有鱼类。结果表明,西南区2016—2019年增殖放流活动中在放流种类的选择、时间、规格、效果评估、社会宣传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制定放流规划到放流效果评估整个增殖放流过程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西南区开展增殖放流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后续开展增殖放流提供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中上游胭脂鱼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成为为,汪登强,危起伟,王成友,杜浩,吴金明,李雷. 2014

[2]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王继隆,刘伟,杨文波,李培伦,王维坤. 2019

[3]鲤稚鱼耳石锶标记效果. 邱晨,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19

[4]西藏鱼类增殖放流初报. 朱挺兵,刘海平,李学梅,王旭歌,陈亮,杨德国. 2017

[5]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和中华鲟的增殖放流及其效果评估. 张航利,王海华,冯广鹏. 2012

[6]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 沈新强,周永东. 2007

[7]海洋牧场建设效益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袁华荣,章守宇,陈丕茂. 2024

[8]长江中下游区增殖放流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照鹏,董芳,杜浩,蔡志宇,沈丽,张辉. 2021

[9]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聂永康,陈丕茂,周艳波,袁华荣,冯雪,李勇,洪洁漳,周治刚,黄泽强. 2017

[10]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的服务功能分析和品种选择. 杨文波,李继龙,张彬,黄瑛. 2009

[11]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效益的实现分析. 王晓梅,张彬,杨文波,李继龙. 2010

[12]不同来源三疣梭子蟹池塘养殖的生长比较. 黄经献,赵炳然,孙祥山,张传涛,隽云昌,张彬. 2017

[13]禁捕初期长江下游鱼类群落现状分析及禁渔效果初步评估. 王银平,邓艳敏,刘思磊,李佩杰,刘凯. 2023

[14]制浆造纸废水对不同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 沈新强,晁敏,沈盎绿,王云龙. 2007

[15]FAO和CITES公约对水生物种保护管理的异同. 周宇晶,樊恩源,刘宝祥,冯庚菲,黄瑛. 2010

[16]壬基酚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进展. 戴媛媛,牛海凤,董玉波,朱琳. 2012

[17]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悬浮物对水生生物影响预测分析——以新洲至九江河段为例. 黄翠,刘明典,刘绍平,陈祖欣,梁先友. 2019

[18]庐山西海鳡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初步调查. 朱挺兵,胡飞飞,孟子豪,李学梅,何勇凤,范春林,杨德国. 2021

[19]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 吴伟,瞿建宏,陈家长,胡庚东. 2003

[20]我国外来水生物种入侵的对策研究. 方平,徐竹青,胡隐昌.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