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红掌细菌性叶疫病胁迫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洪阳 1 ; 尹俊梅 2 ; 黄少华 2 ; 李崇晖 2 ; 陆顺教 2 ; 杨澜 2 ; 牛俊海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农学院

2.海南大学农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观赏植物种质创新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红掌;细菌性叶疫病;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内参基因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5 年 23 卷 09 期

页码: 1178-11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Xad)引起的细菌性叶疫病是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筛选出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对于建立红掌叶疫病响应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技术体系、研究红掌-病菌互作的分子病理机制具有意义。本研究选择6个常用候选基因包括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1-α,EF1α)、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DPH)、泛素7(ubiquitin 7,UBQ7)、组蛋白H3(histidine 3,His3)、α微管蛋白(α-tubulin,TUB)和β-肌动蛋白(β-Actin,ACTB),进行PCR扩增效率筛选,筛选红掌抗、感品种叶片和系统侵染进程中的表达稳定性。经ge Norm3.5、Best Keeper0.953及Normfinder1.0软件综合评价显示,不同候选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存在差异,其中UBQ7在红掌抗、感品种不同组织、时期表达均稳定,适合作为红掌叶疫病相关基因定量分析的内参基因,研究结果为红掌疫病应答的病理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红掌佛焰苞基因qRT-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杨澜,杨光穗,李崇晖,牛俊海,尹俊梅. 2015

[2]红梨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张雪,王荔,瞿飞,杨胜俊. 2019

[3]冷驯化前后野生马铃薯Solanumacaule内参基因的筛选. 李飞,徐建飞,刘杰,段绍光,雷尊国,JiwanPalta,金黎平. 2012

[4]冷驯化前后野生马铃薯Solanum acaule内参基因的筛选. 李飞,徐建飞,刘杰,段绍光,雷尊国,Jiwan Palta,金黎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