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辣椒自然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素燕 1 ; 吕敬刚 1 ; 焦荻 1 ; 商纪鹏 1 ; 焦定量 1 ; 黄亚杰 1 ;

作者机构: 1.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蔬菜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蔬菜遗传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蔬菜研究中心

关键词: 辣椒;小孢子培养;花药培养;胚状体;单倍体

期刊名称: 天津农业科学

ISSN: 1006-6500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11-14

摘要: 为建立辣椒自然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以32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基因型(CL-1~CL-32)、基本培养基(MS、Nitsch and Nitsch、NLN、B5)、激素配比(ZT 0.5 mg·L~(-1)+IAA 0.8 mg·L~(-1)、ZT 0.5 mg·L~(-1)+IAA 1.0 mg·L~(-1)、ZT 1.0 mg·L~(-1)+IAA 1.0 mg·L~(-1)、ZT 1.5 mg·L~(-1)+IAA 1.5 mg·L~(-1))、活性炭添加量(0.1,0.5,0.8,1.0 g·L~(-1))对辣椒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辣椒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关键因素,供试的32个基因型中有18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率56.25%,其中F1代诱导成功率达到66.67%,而自交系诱导成功率为0,各基因型中以CL-14诱导率最高,达到29.2%;不同基因型最适培养基不同,5个基因型(CL-4,CL-8,CL-10,CL-12,CL-14)中CL-4、CL-12、CL-14均以Nitsch and Nitsch为基本培养基添加适量激素诱导胚状体最佳;不同基因型的适宜激素浓度配比不同,3个基因型(CL-4、CL-8、CL-14)中CL-8、CL-14以添加0.5 mg·L~(-1) ZT和1.0 mg·L~(-1)IAA效果最好;适量添加活性炭可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CL-4、CL-8、CL-14分别以添加0.8,0.5,0.5 g·L~(-1)诱导效果最好。

  • 相关文献

[1]球茎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步研究. 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罗智敏,赵冰. 2009

[2]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罗智敏,赵冰,黄志银. 2011

[3]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中影响胚诱导的几个因素. 王超楠,闻凤英,刘晓晖,罗智敏,赵冰. 2010

[4]基因型对茄子小孢子培养诱导单倍体的影响. 王利英,乔军,石瑶,连勇,刘富中,陈钰辉,张映,李素文. 2016

[5]辣椒单倍体与双单倍体植株叶片光合与呼吸作用研究. 杜胜利,庞金安,张延军. 2001

[6]辣椒单倍体培养研究进展. 苏维,常彩涛. 2010

[7]辣椒单倍体与双单倍体植株叶片光合作用研究. 杜胜利,魏惠军,魏爱民,王艳飞,庞金安. 2001

[8]辣椒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 黄亚杰,李素文,肖瑜,高素燕,张斌. 2014

[9]苦瓜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研究. LI Mei,李梅,张斌,ZHANG Bin,WEN Feng-ying,闻凤英,LIU Xiao-hui,刘晓晖. 2017

[10]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加倍技术研究进展. 王超楠,闻凤英,张斌,刘晓晖,罗智敏,赵冰,黄志银,李梅. 2011

[11]不同基因型青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 边立娜,彭永康,孙德岭,单晓政,文正华. 2014

[12]花椰菜小孢子胚状体增殖及植株再生. 文正华,刘莉莉,张小丽,江汉民,姚星伟,牛国保,单晓政,周志杰. 2018

[13]热激处理对花椰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韩笑,刘希玲,文正华. 2012

[14]青花菜小孢子供体与 DH 群体性状相关性初步研究. 姚星伟,江汉民,文正华,单晓政,刘莉莉,牛国保,吴峰,孙德岭. 2012

[15]提高花椰菜游离小孢子胚胎植株再生率研究. 赵前程,佟志强,蔡荣旗,文正华,张宝珍,孙德岭. 2007

[16]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边立娜,牛国保,孙德岭. 2013

[17]苦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黄亚杰,运广荣,李梅,李长增,肖瑜,张斌. 2012

[18]瓜类遗传育种中的染色体倍性操作. 韩毅科,杜胜利,王鸣,魏爱民. 2002

[19]黄瓜染色体加倍研究. 韩毅科,杜胜利,王鸣,张桂华. 2002

[20]试论单倍体的产生途径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孙玥,苏京平,王胜军,闫双勇,孙林静.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