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EMS诱变对高粱种子萌发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聂萌恩 1 ; 柳青山 1 ; 范昕琦 1 ; 杨慧勇 1 ; 张一中 1 ; 樊芳芳 1 ; 张晓娟 1 ; 梁笃 1 ; 郭琦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粱;EMS诱变;出苗;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802-806

摘要: 为了利用诱变技术快速创造变异类型丰富的高粱新材料用于高粱遗传改良,分别用0.00%、0.20%、0.25%、0.30%和0.35%的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对高粱优良保持系11494B和11476B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分析EMS处理对高粱相对成苗率、株高、叶片、穗型、育性和成熟期的影响,以确定高粱EMS处理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随EMS浓度升高,保持系11494B和11476B的相对成苗率、株高、叶形、穗型、育性和成熟期变异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在0.35%处理水平下,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0.20%0.35%处理下,11476B的相对成苗率及株高、育性和成熟期变异率较11494B更为敏感;11494B的穗型变异率对EMS处理更为敏感;叶形变异率在低EMS浓度下11476B较11494B敏感,高浓度下11494B较11476B敏感。以半致死浓度作为诱变标准,高粱诱变育种时,0.35%和0.30%的EMS浸种12 h可分别作为11494B和11476B构建突变体库和筛选株高突变体的适宜条件;0.35%的EMS浸种12 h可作为11494B和11476B筛选叶形、穗型和成熟期突变体的适宜条件。

  • 相关文献

[1]EMS诱变对高粱出苗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范昕琦,王海燕,聂萌恩,赵兴奎,张一中,杨慧勇,张晓娟,梁笃,段永红,柳青山. 2020

[2]高梁离体培养物主要特征特性的研究分析. 王良群,王呈祥,白志良,刘勇,武秀兰,侯丽平. 2005

[3]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 2004

[4]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梁小红. 2004

[5]不同种植环境和密度对机械化栽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詹鹏杰,平俊爱,楚建强,李燕. 2019

[6]中国主要高粱杂交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于纪珍,王瑞,詹鹏杰,平俊爱,张福耀. 2017

[7]基于农艺性状指标的山西高粱地方品种核心种质构建. 李萌,秦慧彬,王宇楠,穆志新,杜慧玲. 2021

[8]不同来源高粱品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海燕,史红梅,周福平,杨彬,李爱军. 2021

[9]43份高粱恢复系农艺性状鉴定及评价. 赵文博,柳青山,张一中,范昕琦,周福平,张晓娟,杨慧勇,梁笃,郭琦. 2017

[10]土壤不同养分条件下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桂香,王呈祥,高儒萍,王丰林,宋旭东. 2000

[11]几个高粱新选育亲本配合力分析. 张俊珍,程庆军,田承华,高海燕,高鹏,郭睿. 2016

[12]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杨楠,董二伟,王立革,武爱莲,丁玉川,白文斌,焦晓燕. 2013

[13]山西省高粱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评价.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 2008

[14]高粱种质资源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与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田承华,程庆军,高海燕,高鹏,张俊珍,郭睿,贺文文. 2018

[15]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形态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陈艳丽,田承华,田怀东. 2015

[16]120个高粱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周福平,张晓娟,张一中,柳青山. 2011

[17]糜子EMS突变体库构建和突变体筛选. 张彬,王喆,陈利青,禾璐,李红英,乔治军,韩渊怀. 2019

[18]EMS诱变产生谷子突变体技术规程. 李颜方,王高鸿,杜艳伟,赵根有,赵晋锋. 2020

[19]EMS诱变甜高粱突变体筛选与鉴定. 张伟,赵威军,白文斌,张阳,王官,邵荣峰,薛丁丁. 2020

[20]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的选育. 郑向阳,栗建枝,吴枝根,郭红亮,赵太存,王国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