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鳙基于10个微卫星标记的亲子鉴定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丹 1 ; 傅建军 1 ; 张利德 1 ; 方敏 1 ; 朱文彬 1 ; 王兰梅 1 ; 苏胜彦 1 ; 董在杰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苏州市未来水产养殖场

关键词: 鳙;微卫星;亲子鉴定;家系选育

期刊名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 1674-568X

年卷期: 2019 年 07 期

页码: 2949-29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开展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家系选育工作,本研究进行了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亲子鉴定研究。试验中筛选了10个扩增效率较高的微卫星标记,通过引物荧光修饰,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分型技术,对鳙48尾亲本及384尾子代进行了基因分型,并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和模拟分析和亲子鉴定等分析。结果发现,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介于4~13之间,其中9个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和杂合度(PIC>0.5, He>0.5),研究发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与亲本对排除率(E-PP)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该10个标记预计可用于已知性别的50组亲本(100尾)或未知性别的50尾亲本的鉴定分析(鉴别成功率>95%)。亲子鉴定发现,对试验中2个交配组(每组12对亲本)的鉴别成功率分别为98.96%和100%;且父母本对子代的贡献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累积位点的鉴定分析发现,当标记数为7个和9个时分别能满足试验中12组和24组亲本对应子代的鉴定分析(鉴别率>95%),模拟分析和亲子鉴定分析成功率趋势基本符合。本研究所开发的亲子鉴定技术可为鳙家系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 相关文献

[1]合浦珠母贝选育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范嗣刚,王婧璇,黄桂菊,刘宝锁,郭奕惠,喻达辉. 2016

[2]微卫星分子标记辅助镜鲤家系构建. 鲁翠云,曹顶臣,孙效文,梁利群. 2008

[3]长江下游鳙放流群体和天然捕捞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张敏莹,刘凯,徐东坡,段金荣,周彦锋,方第安,施炜纲. 2013

[4]鲢鳙杂种亲本连锁图标记加密和共线性比较. 张立楠,杨官品,邹桂伟,危起伟,王军,张鹏,刘昕,杨静. 2011

[5]多倍体中华鲟微卫星亲子鉴定体系的建立. 辛苗苗,张书环,汪登强,汪珂,张磊,霍来江,危起伟. 2015

[6]黄鳍棘鲷家系亲缘关系鉴定. 朱克诚,宋岭,刘宝锁,郭华阳,郭梁,张楠,张殿昌. 2020

[7]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花鲈亲子鉴定技术. 范嗣刚,黄皓,王鹏飞,赵超,闫路路,邱丽华. 2023

[8]人工控制自然交尾条件下中国对虾父本的微卫星识别. 高焕,孔杰,于飞,王伟继,罗坤,孟宪红,刘萍,张天时. 2007

[9]基于微卫星多重PCR的黄鳝亲子鉴定技术. 鲁弘毅,田海峰,胡乔木,李忠. 2023

[10]大菱鲆亲子鉴定的微卫星多重PCR技术建立及应用. 苗贵东,杜民,杨景峰,徐营,樊廷俊,陈松林. 2011

[11]基于微卫星多重PCR技术的长鳍吻鮈亲子鉴定. 陈亮,汪登强,何勇凤,吴兴兵,朱永久,朱挺兵,王亚龙,杨德国. 2017

[12]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圆口铜鱼亲子鉴定技术. 何勇凤,朱永久,吴兴兵,龚进玲,杨德国. 2019

[13]哲罗鱼微卫星亲子鉴定的应用. 张春雷,佟广香,匡友谊,张超,尹家胜. 2010

[14]福瑞鲤选育家系不同养殖阶段的生长差异分析. 王兰梅,朱文彬,董在杰,苏胜彦,傅建军,阎明信,刘念. 2017

[15]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半滑舌鳎"鳎优1号"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卢昇,李仰真,王磊,刘洋,程向明,周茜,杨英明,郑卫卫,陈松林. 2022

[16]吉富罗非鱼亲本家系遗传结构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李大宇,肖炜,祝璟琳,邹芝英,韩珏,杨弘. 2015

[17]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抗病力遗传参数估计及其抗病家系筛选. 王炳谦,姜再胜,户国,石存斌,王芳,谷伟,白庆利. 2013

[18]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张世勇,傅洪拓,乔慧,孙盛明. 2013

[19]一种双层鱼类选育苗种池塘养殖网箱. 耿龙武,尚信池,魏海军,孙志鹏,佟广香,匡友谊,徐伟. 2024

[20]清河水库鲢鳙鱼类资源声学评估——回波计数与回波积分法的比较. 王靖,张超,王丹,蔺丹清,李娜娜,汤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