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君怡 1 ; 张小香 1 ; 宋英 2 ; 常亚文 1 ; 杜予州 1 ;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暨应用昆虫研究所
2.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快速冷耐受;耐寒性;脂肪酸;抗冻物质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376-1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明确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经快速冷耐受(Rapid cold hardening,RCH)处理后的基础耐寒性的变化,以探究南美斑潜蝇RCH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根据初步筛选的胁迫温度和驯化时间的结果,将南美斑潜蝇蛹直接进行低温胁迫(Coldshock,CS)和先进行RCH驯化后再进行低温胁迫(RCH+CS)后,记录南美斑潜蝇蛹的羽化率;利用热电偶方法测定驯化后和未驯化蛹的过冷却点;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法(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及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处理模式下南美斑潜蝇的脂肪酸、糖类以及甘油的含量。【结果】经RCH驯化后再进行低温胁迫的南美斑潜蝇蛹的羽化率显著增加(由20.00%增至45.56%,F4, 10=10.37,P<0.05),但过冷却点(SCP)却没有明显变化(未驯化-19.90℃,驯化后-20.10℃,t=0.703,P>0.05);RCH驯化后南美斑潜蝇体内棕榈油酸含量增加(由5.96%增至19.26%,F3, 8=52.717,P<0.05),棕榈酸含量下降(由24.32%降至2.94%,F3, 8=65.456,P<0.05),总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值升高(由2.17增至10.94,F3, 8=64.347,P<0.05);RCH驯化后南美斑潜蝇体内的海藻糖(由5.46μg/mg增至7.71μg/mg,F3, 8=9.912,P<0.05)和甘油的含量升高(由1.177μg/mg增至1.314μg/mg,F3, 8=6.428,P<0.05),而葡萄糖含量下降(由1.84μg/mg降至1.22μg/mg,F3, 8=191.298,P<0.05)。【结论】南美斑潜蝇RCH与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增加以及海藻糖、葡萄糖和甘油这3种抗冻物质均有关。
- 相关文献
[1]羽衣甘蓝对低温的生理响应与耐寒性综合评价. 姚悦梅,戴忠良,张振超,肖燕,潘跃平. 2017
[2]氮肥用量对结球甘蓝生长、产量及耐寒性的影响. 戴忠良,潘跃平,肖燕,秦文斌,姚悦梅,张振超,潘永飞. 2009
[3]电导率法结合Logistic方程鉴定大蒜品种资源的耐寒性. 赵永强,樊继德,杨艳,陆信娟,刘灿玉,张碧薇,杨峰. 2019
[4]不同绣球品种耐寒性评价及主要指标筛选. 陈慧杰,严子桢,齐香玉,陈双双,冯景,金玉妍,苗艳华,邓衍明. 2024
[5]甘蓝耐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宋立晓,高兵,张边江,陈全战,严继勇. 2009
[6]水稻耐寒性研究进展. 钟国瑞. 1991
[7]大棚草莓抵御寒潮措施. 赵密珍,蔡伟建. 2022
[8]外源酶加速半干发酵香肠成熟的研究. 巫永华,刘恩岐,张建萍,陈尚龙,刘辉. 2015
[9]高低芥酸油菜品种发育籽粒脂肪酸积累模式的研究. 张欣,袁春新,王学军,汪凯华,王显生,麻浩. 2009
[10]鲥鱼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诸永志,卞欢,董晗,王道营,刘芳,刘红锦,徐为民,张牧晗,陈焕根,邹宏海. 2013
[11]中华绒螯蟹营养生理学研究进展. 孙金秋,徐莞媛,高焕,阎斌伦. 2018
[12]不同脂肪源饲料对台湾泥鳅生长、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质构的影响. 戴璐怡,林胜利,叶建勇,徐仰丽,叶剑,郭安托,马建忠,储张杰. 2021
[1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内源性物质对血红素辅基稳定性的影响. 刘越,孙冲,李鹏鹏,张新笑,徐为民. 2017
[14]近红外光谱法在测定油菜籽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中的应用. 高建芹,张洁夫,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2007
[15]高含油量油菜种子和果皮油份积累及主要脂肪酸的动态变化. 高建芹,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龙卫华,陈新军,傅寿仲. 2009
[16]低温对水稻幼苗类囊体膜脂肪酸组分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王萍,张成军,陈国祥,王静,施大伟,吕川根,左敏,刘蓉蓉. 2006
[17]黑莓籽油脂提取及成分分析. 刘小莉,周剑忠,朱佳娜,孟璐,黄开红. 2011
[18]外源硒对发芽大豆脂肪酸与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马艳弘,周剑忠,黄开红,王英,李莹. 2011
[19]低聚壳聚糖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类囊体膜特性的影响. 孙磊,陈国祥,程嘉翎,吕川根. 2009
[20]低温对水稻剑叶膜脂过氧化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王萍,张成军,陈国祥,王静,施大伟,吕川根.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叶菌唑对轮枝镰刀菌的活性及作用机制
作者:赫丹;徐剑宏;仇剑波;刘馨;高弢;杜予州;史建荣;LEE Yinwon
关键词:叶菌唑;玉米穗腐病;轮枝镰刀菌;敏感性;伏马毒素;防治效果
-
利用数字图像颜色特征指数识别小麦赤霉病
作者:宋英;陈雨欣;杨俊;刘涛;李冬双;孙成明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RGB图像;颜色特征指数;图像识别
-
稗草出苗时间和密度对机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宋英;张自常;顾俊荣;董明辉
关键词:稗草;机直播水稻;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产量
-
设施菜薹周年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作者:佘旭东;蒋明敏;宋英;朱建明
关键词:设施蔬菜;菜薹;菜心;栽培模式;机械化
-
不同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建栋;黄萌;宋云生;孙华;宋英
关键词:双低油菜;栽培措施;产量;单位面积产油量;品质
-
苏州地区秋季菜薹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蒋明敏;宋英;朱建明;佘旭东
关键词:菜薹(菜心);品种比较;杂种优势;江苏苏州
-
移栽密度对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建栋;黄萌;孙华;陈培峰;宋英
关键词:油菜;移栽密度;苏油8号;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