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金振国 1 ; 高利 1 ; 孙艳杰 1 ; 石运强 1 ; 邵勇 1 ; 魏国才 1 ; 南元涛 1 ; 邵珊珊 1 ; 史淑春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关键词: 玉米;群体改良;杂种优势;GCA;SCA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1-7
摘要: 通过对群体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关系分析,鉴定其育种利用潜力,筛选优良群体,拓宽与丰富我国种质遗传基础,为长期可持续的创造优良种质新材料奠定基础。本文以7个玉米群体为供试材料,利用自选骨干自交系绥系708、绥系709、四-144、四-287为测验种,系统研究7个玉米群体在黑龙江省的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及农艺性状配合力综合表现较好的S6群可重点利用,中群21、S1群、S4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但因存在易秃尖、空秆或不抗丝黑穗病等不利因素,有必要对其进一步改良,然后再进行利用,其它3个群体产量GCA为负值,不利于产量形成,但是在降低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度、丝黑穗病发病率等方面具有各自独特的潜力,因此可以在实践工作中,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利用。根据生产实践,单株产量SCA高的组合不一定是高产组合,因此鉴定群体组配高产组合的潜力,必须GCA和SCA同时兼顾,两者都高的群体,才更易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自交系。
- 相关文献
[1]部分CIMMYT玉米群体改良与利用的初步研究. 曹士亮,金益,董玲,于天江,王振华,张林. 2008
[2]中群21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增益分析. 金振国,魏国才,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勇,南元涛,史淑春. 2018
[3]我国北方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杂种优势的演变. 王晓东,傅迎军,孙殷会,张庆娜,王晓梅. 2017
[4]加拿大玉米群体与我国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王振华,赵英男,孙广全,张林,邸宏. 2011
[5]20份玉米种质选系的利用潜力分析.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杨国伟,任晓亮,李东林. 2014
[6]改良后部分CIMMYT种质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张庆娜. 2013
[7]黑龙江省常用玉米杂交模式的杂种优势分析. 史桂荣. 2002
[8]不同供氮水平下玉米生产力的杂种优势特征. 钱春荣,于洋,郝玉波,宫秀杰,姜宇博,李梁,吕国依,杨忠良,王俊河,侯国强. 2022
[9]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应用评价. 张洪权. 2015
[10]中国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解析. 李永祥,李春辉,杨俊品,杨华,程伟东,汪黎明,李凤艳,李会勇,王延波,李淑华,扈光辉,刘成,黎裕,王天宇. 2020
[11]利用SNP标记对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艳杰,魏国才,吴雨恒,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张维耀. 2025
[12]玉米耐低氮杂种优势分析. 周恪驰,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 2025
[13]轮回选择方法对大白菜群体改良效果研究. 詹云,温玲,冯一新,吕桂菊,徐利民,马士杰. 2001
[14]大豆杂交种杂种优势分析. 王志新,郭泰,赵丽梅,吴秀红,彭宝,郑伟,李灿东,刘忠堂,韩世峰. 2010
[15]黑龙江省杂交粳稻研究的发展策略. 冷春旭,王玉杰. 2019
[16]基于配合力和遗传距离的甜高粱杂种优势预测. 王黎明,严洪冬,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20
[17]高加索蜜蜂品种保存与应用研究. 吕云岭,谭垦,刘翔伟,赵占鳌,王静. 2014
[18]白嗉黑鸭杂交利用效果的研究. 董佳强,马志刚,霍明东,郭文凯,陈志峰. 2021
[19]导入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选育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研究. 闫淑琴,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张长胜,李旭媛. 2006
[20]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研究进展. 温玲.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NP芯片对96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文跃;于滔;曹士亮;马雪娜;唐贵;高利;杨耿斌
关键词:糯玉米;SNP;类群划分;遗传分析
-
玉米PR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郝立冬;徐磊;闫治斌;李世风;石运强
关键词:玉米;PRX基因家族;表达模式;非生物胁迫
-
ZmCYP90D1调控玉米叶片褶皱发育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诗晗;沈海军;高利;赵婉婷;武小霞
关键词:玉米叶片;基因定位;平铺细胞;油菜素内酯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作者:曹士亮;张建国;于滔;杨耿斌;李文跃;马雪娜;孙艳杰;韩微波;唐贵;单大鹏
关键词:玉米;机器学习;交叉验证;类群划分;判别分析
-
利用SNP标记对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吴雨恒;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张维耀
关键词:杂种优势;玉米;SNP;聚类分析;遗传相似度;主成分分析
-
国审玉米新品种绥玉5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吴雨恒;张维耀
关键词:玉米;绥玉50;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百万亩种植占比及来源分析
作者:董晓慧;李贺;刘立超;魏中华;谢树鹏;孙中华;门龙楠;宗天鹏;高利;潘文静;王翠玲
关键词:大豆;玉米;水稻;品种变化;品种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