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密度和缩节胺调控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和冠层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长琴 1 ; 张国伟 1 ; 刘瑞显 1 ; 张雷 2 ; 周关印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

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麦后直播棉;种植密度;缩节胺调控;产量;冠层特征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16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331-3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3―2014年以早熟棉(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在江苏省南京市研究了种植密度(7.50万、9.75万和12.00万株·hm~(-2))和缩节胺(DPC)调控(0,52.5和105.0 g·hm~(-2))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和冠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以12.00万株·hm~(-2)处理最低,在不同DPC用量水平下以0 g·hm~(-2)处理最低;种植密度与DPC调控存在互作效应,以种植密度9.75万株·hm~(-2)、DPC用量52.5~105 g·hm~(-2)处理产量较高,且产量构成中以铃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对冠层特征影响表明,下部果枝夹角和长度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而中、上部果枝的夹角和长度、叶面积指数均以种植密度9.75万株·hm~(-2)处理较高;不同部位果枝夹角和长度、叶面积指数均随DPC用量增加而降低,而透光率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下部果枝夹角大、中部果枝较长及上部果枝夹角小且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较高,有利于提高产量和霜前花率。综上,该棉区麦后直播棉种植密度9.75万株·hm~(-2)、DPC用量52.5~105 g·hm~(-2)(蕾期、开花期和打顶后用量比例为1∶2∶4),有利于改善棉花冠层特征,实现早熟高产。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麦后直播棉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杨长琴,刘瑞显,杨富强,李国锋,沙安勤,陈春生,郭兆枢,张素梅. 2013

[2]施氮量对麦后直播棉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国伟,杨长琴,倪万潮,刘瑞显. 2016

[3]打顶剂对麦后直播棉产量构成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晓飞,王卫军,孙宝林,陈立昶,胡继超,崔小平. 2019

[4]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光合性能、生物量、氮素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杨长琴,张国伟,刘瑞显,倪万潮,王致春. 2017

[5]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杨长琴,张国伟,刘瑞显,倪万潮,张雷,周关印. 2016

[6]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7]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8]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4

[9]啤酒大麦苏啤5号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陈晓静,乔海龙. 2010

[10]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蔡金华,陈爱大,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3

[11]徐淮地区种植密度对短季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冯营,胡新燕,孙亚伟,赵明明,李卫华. 2018

[12]不同种植密度对夏季日光温室空心菜生长的影响. 顾大路,孙爱侠,杨文飞,朱云林,王伟中. 2015

[13]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盐乌1406产量的影响. 吴承东,张明. 2017

[14]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王为,王永慧,戚永奎,施庆华,潘宗瑾,高进. 2014

[15]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华,沈明星,蒋鹤云,许才康,张建栋. 2008

[16]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蔡金华,陈爱大. 2014

[17]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王永慧,蔡立旺,戚永奎,施庆华,张萼. 2013

[18]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19]种植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许才康,孙华,张建栋,黄萌. 2010

[20]不同种植密度对机械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万林生,单忠德,孙红芹,倪正斌.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