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噻虫嗪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郇志博 1 ; 罗金辉 1 ; 谢德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海南省热带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噻虫嗪;代谢物噻虫胺;甘蔗;土壤;残留行为;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8 年 49 卷 11 期

页码: 2282-22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噻虫嗪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评价噻虫嗪残留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和土壤中非靶标生物蚯蚓的环境风险,为噻虫嗪在甘蔗上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15和2016年在海南和广西开展10%噻虫嗪颗粒剂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试验和最终残留试验,并根据蔗茎和土壤中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残留量,评估其对人类急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和对非靶标生物蚯蚓的环境风险。【结果】噻虫嗪在甘蔗植株中的半衰期为8.4~18.2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7.3~22.4 d;甘蔗蔗梢和蔗茎中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定量限(LOQ)(0.05 mg/kg),但施用高剂量562.5 g a.i/ha后,收获期土壤中噻虫嗪残留量高于LOQ,达0.146~0.153 mg/kg;噻虫嗪和噻虫胺对我国一般人群的估计每日摄入量(EDI)仅为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0.0039%~0.0049%,估计短期摄入量(ESTI)仅为急性参考剂量(ARfD)的0.17%~0.29%;噻虫嗪对蚯蚓的风险商(RQ)<0.01,噻虫胺对蚯蚓的RQ=0.016。【结论】在甘蔗苗期按照375.0~562.5 g a.i/ha沟施10%噻虫嗪颗粒剂1~2次,甘蔗中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最终残留量低于我国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且该残留对人类健康的急慢性暴露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建议该产品在甘蔗上登记使用时注意其代谢物噻虫胺对土壤非靶标生物蚯蚓的环境风险。

  • 相关文献

[1]杀虫单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和风险评估研究. 郇志博,罗金辉,谢德芳. 2019

[2]联苯菊酯在荔枝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和风险评估. 郇志博,罗金辉,谢德芳. 2019

[3]啶虫脒在辣椒上的残留行为研究及膳食风险评估. 郇志博,谢德芳. 2014

[4]甘蔗叶还田技术正负效应研究. 葛畅,韦丽娇,李明,董学虎,牛钊君,黄伟华,陈小艳. 2020

[5]莠灭净在甘蔗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 幸红星,潘永波,谢德芳. 2014

[6]3种杀虫剂在豇豆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郇志博,于世幸,王明月,韩丙军,吴琼,徐志. 2023

[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豇豆中溴氰虫酰胺等5种农药残留. 钱程,吴琼,吕岱竹,李建国. 2014

[8]液质联用法测定辣椒中噻虫嗪残留. 刘景坤,武春媛,贾明明,邓晓,吴东明,李怡,李勤奋. 2016

[9]土壤元素背景值确定方法评述. Wang Deng-feng,王登峰,Wei Zhi-yuan. 2012

[10]农业产地环境与农业风险评估探讨. 宋启道,李希娟,李玉萍,梁伟红,古小玲,方佳. 2009

[11]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产物多菌灵在芒果上的残留测定及膳食风险评估. 张月,张群,赵方方,韩丙军,黄海珠. 2019

[12]阿维菌素及其混剂对海南中蜂的急性毒性测定及风险评估. 赵怡楠,高景林,王玉洁,刘俊峰,王锡雪,赵冬香. 2014

[13]苯醚甲环唑和噻呋酰胺在香蕉上的残留消解及膳食风险评估. 周旻,何秀芬,董存柱,葛会林. 2020

[14]环境中的抗生素与毒物兴奋效应综述. 葛会林,罗金辉,智霞,乐渊. 2015

[15]永兴岛岛礁植物害虫普查及风险评估. 陈青,梁晓,伍春玲,刘迎,陈谦,韩志玲,伍牧峰. 2021

[16]火龙果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王盼,郭晓杰,段云,李琼,阳辛凤. 2021

[17]新烟碱类农药对海南中蜂的急性毒性测定及风险评估. 赵怡楠,高景林,王玉洁,刘俊峰,赵冬香. 2014

[18]10种杀菌剂对中华蜜蜂的急性毒性测定及风险评估. 王雅珺,高景林,韩文素,刘俊峰,王玉洁,符石成,赵冬香. 2017

[19]南繁有害生物监测数据库研发的思考. 冯健敏,吕宝乾,卢辉,唐继洪,周泽雄. 2020

[20]黄胸蓟马对乙基多杀菌素的抗性选育及抗性风险评估. 付步礼,夏西亚,李强,邱海燕,唐良德,谢艺贤,曾东强,刘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