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雪 1 ; 梁晓 2 ; 卢芙萍 2 ; 卢辉 2 ; 伍春玲 2 ; 陈青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朱砂叶螨;联苯肼酯;炔螨特;联合毒力;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932-9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科学合理使用2008年在中国获得登记的新型酰基乙腈联苯肼类杀螨剂联苯肼酯,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针对性地开展了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作用评价。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悬浮剂和73%炔螨特乳油按有效成分215∶73混配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为163.0,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经其20.00、14.29、11.11、9.09和7.69 mg/L的浓度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3.371、3.645、3.932、4.045和4.089 mmol/(mg Pro·min),显著低于相同浓度联苯肼酯单剂[7.250、6.818、6.714、6.441、5.811 mmol/(mg Pro·min)]和炔螨特单剂[10.130、9.789、9.142、8.932、8.441 mmol/(mg Pro·min)],说明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对朱砂叶螨GST具有显著的联合抑制作用;经联苯肼酯与炔螨特混配液处理24 h后,朱砂叶螨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 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与联苯肼酯和炔螨特单剂处理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合理混配使用联苯肼酯与炔螨特防治朱砂叶螨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唑螨酯-炔螨特在热带地区柑橘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王素茹,林靖凌,汤建彪. 2015

[2]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木瓜中联苯肼酯及其代谢产物. 张月,韩丙军,赵方方. 2015

[3]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复配对杧果蒂腐病菌的毒力增效. 叶火春,冯岗,杨佳何,王瑶,闫超,张静. 2016

[4]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用对豇豆荚螟的联合毒力. 陈青,赵冬香,莫圣书,孙宏伟. 2005

[5]拟小食螨瓢虫对木薯朱砂叶螨的行为反应与空间分布相关性. 卢芙萍,洪志忠,赵冬香,王爱萍,陈青,黄贵修,李开绵. 2009

[6]武鸣县木薯朱砂叶螨发生规律初探. 潘文勤,李华英,颜文好,李兆贵,韦艳春,黄洁. 2011

[7]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张哲,陈青,梁晓,伍春玲,陈谦,张银东. 2020

[8]木薯叶片厚度、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与抗朱砂叶螨的关系. 肖建辉,周颖,叶剑秋,覃新导. 2017

[9]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对朱砂叶螨的觅食行为. 马华博,陈俊谕,胡志慧,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2016

[10]不同饥饿程度拟小食螨瓢虫对朱砂叶螨的捕食作用. 陈俊谕,王建赟,张方平,李磊,韩冬银,章程辉,符悦冠. 2020

[11]保护酶SOD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功能初步分析. 梁晓,卢芙萍,卢辉,伍春玲,田桂子,陈青,朱俊洪. 2017

[12]11种丙基酚类物质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 张静,冯岗. 2010

[13]朱砂叶螨为害对木薯光合特性的影响. 朱成栋,陈青,李开绵. 2013

[14]保护酶PPO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功能初步研究. 梁晓,卢芙萍,卢辉,伍春玲,曹宪红,陈青. 2017

[15]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中无色花青素还原酶活性差异分析. 赵惠萍,梁晓,伍春玲,陈青. 2018

[16]31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研究. 徐雪莲,刘寿柏,卢芙萍,卢辉,戴好富,陈青. 2011

[17]保护酶CAT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功能初步研究. 梁晓,卢芙萍,卢辉,伍春玲,何宏力,陈青,朱俊洪. 2017

[18]531份木薯种质的朱砂叶螨抗性评价. 黄洁,范伟峰,刘茂,刘子凡,许瑞丽,周建国. 2011

[19]锡兰肉桂的杀螨活性及有效成分. 冯岗,张静,曲晓,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 2010

[20]木薯种质对朱砂叶螨的抗性评价. 李迁,卢芙萍,陈青,卢辉,徐雪莲,经福林,李开绵,叶剑秋.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