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乐光锐 1 ; 姚绍勉 1 ; 张太平 1 ; 王昌伦 2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
2.贵州省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关键词: 红花;品种鉴定;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1993 年 04 期
页码: 37-39
摘要: 经5年试种结果认为贵州的西南部为红花栽培的适宜区。一般适宜区适种品种应以油花兼用的川红一号为主;在低海拔或河谷低热区则应种植含油量较高的AC—1等品种;在1500米以上的局部地区宜种植霞浦等早熟品种。适宜的栽培方法为:10月中、下旬播种,以宽窄行或聚垄耕作法种植,平均行距40厘米左右,亩保苗2.7万株左右。低海拔及热量充足地区以单作为主,中、高海拔地区则可采用间套作方式,实行玉米大豆与红花分带套作,红花收获后再套作甘薯豆类等作物,以提高单位面积总产值。
- 相关文献
[1]基于辣椒品种鉴定的SSR核心引物筛选. 何建文,刘永翔,韩世玉,苏丹,朱英,刘作易. 2014
[2]贵州甘薯地方品种的性状鉴定与利用评价. 李云,耿广东,涂刚. 2011
[3]科技动态品种. 张雪,马玉华,赵京献,江平,刘进,吴刚,谭乐和,熊伟,向芳,王强,丛佩华. 2020
[4]藜麦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程斌,高旭,曹宁,辛智海,何庆才,张立异. 2017
[5]贵州“1年3季”高效模式下冬春南瓜栽培技术. 赵夏云,李琼芬,李从信,林宏,李桂莲. 2016
[6]紫心甘薯新品种黔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宋吉轩,李云,雷尊国,李丽. 2013
[7]中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安优136高产栽培技术. 姜萍,杨占烈. 2013
[8]油菜单产200~250kg/667m~2的生育模式及控制技术研究. 侯国佐,张瑞茂,赵继献,程尚明. 2000
[9]罗甸秋冬黄瓜栽培技术. 文林宏,李桂莲,王天文,魏祥云,费伦英,王惠科,董峰应. 2010
[10]喀斯特高原山区艳红桃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杨显波,田大清,田尧,韦化堂. 2016
[11]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标,李飞,雷尊国. 2015
[12]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冬闲田种植利用研究. 陈超,龙忠富,莫本田,张明钧. 2008
[13]水果型甘蔗黔糖3号的品种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班秀芝. 2009
[14]白花前胡的药理作用及栽培技术. 杨仁德,赵欢,李剑. 2015
[15]黔西南地区高温蘑菇的栽培技术. 张亦诚,欧珍贵. 2009
[16]不同施肥水平及播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A2003产草量的影响. 尚以顺,舒健虹,陈燕萍,熊先勤,赵熙贵. 2008
[17]西南山区玉米大豆2:3间作大豆增产栽培技术.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龚丽娜,杨春杰,强兴明,李学武. 2016
[18]贵州金银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黄绩红,崔宏浩,卢松,李剑. 2012
[19]菊芋栽培技术及综合利用. 吴曦,颜谦,颜艳. 2011
[20]百喜草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刘华荣,龙忠富,杨义成,卢敏.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作者:王军;魏忠芬;李德文;王璐璐;张太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抗裂角指数;种质筛选
-
优质早熟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1号的选育
作者:李天海;魏忠芬;王军;李德文;张太平
关键词:杂交油菜;黔油早1号;早熟;优质;稳产;贵州
-
混合选择对甘蓝型油菜群体产量及品质性状改良效果研究
作者:魏忠芬;张太平;李德文;王军
关键词:混合选择;群体改良;油菜品质性状;遗传增益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亲本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分析
作者:李德文;魏忠芬;王军;王瑞;李加纳;张太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SSR标记;遗传距离;杂种优势
-
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含油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作者:魏忠芬;李德文;王军;张太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亲本;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
-
杂交玉米新品种“宇丰玉3号”
作者:袁恒新;张太平;李德文;罗南忠;何思勇
关键词:
-
双标图分析油菜隐性核不育亲本配合力
作者:李德文;魏忠芬;王瑞;王军;李加纳;张太平
关键词:油菜;隐性核不育系;亲本配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