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类群九孔鲍免疫防御机能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政强 1 ; 陈昌生 1 ; 战文斌 2 ; 黄倢 3 ; 陈扬敏 1 ; 林建成 1 ;

作者机构: 1.集美大学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

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九孔鲍;类群;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04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189-1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不同类群的九孔鲍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类群的九孔鲍免疫机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复壮鲍(养殖10个月,个体大小为51.8~59.2mm)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都明显高于退化鲍(养殖20个月,个体大小为37.4~43.1mm)(P<0.01),与野生九孔鲍(个体大小为67.7~76.7mm)相比,复壮鲍细胞免疫机能略高于野生鲍,体液免疫机能则明显低于野生鲍。九孔鲍血细胞在吞噬活动中具有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的功能与特点,活性氧的产生与九孔鲍自身生理、环境温度以及异物数量等因素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环境温度由25℃下降至18℃,九孔鲍的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都有明显的下降。退化鲍在25℃和18℃条件下血淋巴液的抗菌活力水平差异性不明显。酚氧化酶存在于九孔鲍血淋巴液中,但其活性水平不高,在各类九孔鲍之间的差异性也不明显,不能确认为九孔鲍的主要体液免疫因子。

  • 相关文献

[1]爬行动物的免疫. 简纪常. 1999

[2]九孔鲍免疫防御中Ig样、补体样、CRP样物质的应答. 陈政强,战文斌,黄倢,陈昌生,陶静. 2009

[3]副溶血弧菌对九孔鲍血清中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活力的影响. 王广军,谢骏,余德光. 2005

[4]杂色鲍与九孔鲍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苏天凤. 2006

[5]我国南方鲍养殖业的困境与发展探讨. 徐力文,王江勇,陈毕生. 2006

[6]东海北部鱼类群聚的空间分布特征. 李圣法,程家骅,李建生,郑元甲,陈渊泉.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