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夜光藻与浮游生物关系的数学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兆礼 1 ; 陈亚瞿 1 ; 朱明远 2 ; 陆斗定 3 ; 高亚辉 4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3.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4.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夜光藻;浮游生物;东海;数学模型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03 年 27 卷 S1 期

页码: 65-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02年4-5月在东海122°~123°30′E、29°~32°N海域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中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春季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平均丰度高达6531ind·m-3(41~48576ind·m-3),夜光藻呈南北高、中间海域低的分布特征;高密集区(>10000ind·m-3)位于东海北部122°30′E以东、31°30′~32°N和南部29°~29°30′N海域;长江口及杭州湾近海(122°15′E以西)丰度低。夜光藻丰度与网采浮游植物总丰度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R=0.75,P<0.001);与表层水样中硅藻和大型浮游桡足类丰度呈非线形相关关系,前者可用YieldDensity模型拟合,后者可用JohnsonSchumache模型描述。

  • 相关文献

[1]胶州湾夜光藻种群动态及其大量繁殖的生态机制. 田达玮,宋书群,陈田田,李照,刘云,梁俊华,李才文. 2017

[2]长江口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年间变化和水域富营养化趋势. 徐兆礼. 2009

[3]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浮游生物多样性研究. 王志臣,黄桂林,廖成章,张建军,沈红保,吕彬彬,邢娟娟,王晓臣,郑杰,董得红,刘建军,林建才,赵洪钱,殷显智. 2012

[4]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贾晓平,李纯厚. 2002

[5]东海蛇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 胡芬,李圣法,李建生. 2002

[6]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徐兆礼,陈亚瞿. 2003

[7]东海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研究Ⅰ.种类分布与多样度. 徐兆礼,陈亚瞿,韩金娣,王云龙,袁骐,蒋玫. 2002

[8]渔业配额管理的实现方法及东海鲐鱼总许可捕捞量(TAC)的初步探讨. 陈卫忠,胡芬. 2002

[9]唇鱼骨养殖池塘水环境因子的跟踪分析. 赵冬艳,李建国,徐伟,耿龙武,宋巍. 2012

[10]匙吻鲟混养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 陈建武,朱永久,赵建华,冯宪斌,李茜,杨德国. 2012

[11]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及大型海藻携带AVNV病毒的检测分析. 王娜,李赟,任伟成,蔡玉勇,王崇明. 2010

[12]棉花滩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陈丽萍,周彦锋,尤洋. 2012

[13]常熟铁黄沙河段浮游生物的调查分析. 景丽,周彦锋,徐东坡,刘凯,段金荣,张敏莹,施炜纲. 2012

[14]农业面源污染对莫力达瓦旗某水库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慧博,黄晓丽,吴计生,都雪,王秋实,宋聃,霍堂斌. 2019

[15]连环湖他拉红泡浮游生物组成及水质分析. 吴文化,蔺玉华,耿红军,王信海. 2009

[16]冻融期连环湖大银鱼稳产水域中的浮游生物群落特征. 李喆,孟玲欣,唐富江. 2020

[17]河道阻隔对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张家路,郑艳,王欢,王银平,杨彦平,代培,刘凯. 2020

[18]无机氮磷添加对太湖来源浮游植物和附着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王小冬,秦伯强,高光,朱广伟,刘兴国. 2011

[19]黄河上游玛曲段春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张军燕,张建军,杨兴中,李科社,沈宏保,冯慧,李芳. 2009

[20]冬、春季黄海不同粒级浮游生物的脂肪酸组成. 彭亮,左涛,时永强,王俊,吕末晓.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