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腐烂茎线虫侵染马铃薯块茎与甘薯块茎危害症状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宏宝 1 ; 赵桂东 1 ; 李茹 1 ; 熊战之 1 ; 吴险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甘薯;腐烂茎线虫;危害症状

期刊名称: 广西农学报

ISSN: 1003-4374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26-28

摘要: 利用室内打孔法接种腐烂茎线虫至马铃薯与甘薯块茎上观察比较发病症状及线虫定植情况。研究显示:马铃薯受线虫危害后,周皮变褐变黑,皱裂,切开病组织内部症状腐烂变色,同时由于马铃薯内部含水量大,有部分坏死组织发软,病变组织部位的表皮容易脱落;而甘薯受线虫危害后薯块失水重量减轻,组织内部变褐呈褐白相间干腐状,周皮部位呈现一圈坏死组织,与马铃薯周皮不尽相同;镜检马铃薯坏死组织线虫发生量不大,原因可能与坏死组织营养严重流失,生存环境恶化,不利于线虫生存有关;镜检马铃薯表皮层组织显示,有大量成虫和卵聚集在表皮层下的薄皮细胞里以及皮孔处,这对解释腐烂茎线虫对环境的适生性有一定意义;而在甘薯中线虫主要集中发生在髓部的干腐部位,发生量较大。

  • 相关文献

[1]腐烂茎线虫耐寒力测定. 王宏宝,李红梅,李茹,林茂松. 2010

[2]一种纯化培养腐烂茎线虫的方法. 毛佳,曹凯歌,章安康,汪国莲,孙厚俊,王宏宝. 2019

[3]徐淮地区7个甘薯茎线虫群体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陈晶伟,马居奎,张成玲,杨冬静,唐伟,谢逸萍,孙厚俊. 2021

[4]遥感监测技术在薯类作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巧凤,王维,苏涵,侯会,董韦,耿晓月,徐振. 2023

[5]腐烂茎线虫种群分化现状研究. 王宏宝,李茹,魏利辉,陈香华,赵桂东,林茂松. 2011

[6]不同基因型腐烂茎线虫侵染不同甘薯品种后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宏宝,李茹,付佑胜,赵桂东,梁照文,张凯. 2017

[7]腐烂茎线虫对马铃薯块茎危害症状及其线虫分布研究. 王宏宝,刘伟中,郭小山,李茹,熊战之,赵桂东. 2013

[8]不同地理来源腐烂茎线虫种群杂交后代致病力测定. 王宏宝,毛佳,李茹,赵桂东,林茂松. 2011

[9]黄淮流域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陈香华,汪立新. 2008

[10]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徐文静,蒋守华. 2009

[11]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陈香华,汪立新,熊战之,付佑胜,赵桂东,李茹,郭小山,刘伟中,周长勇,王宏宝. 2010

[12]‘徐薯25’与‘徐22-5’正反交后代薯块品质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2

[13]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NING Yun-wang,宁运旺. 2012

[14]甘薯抗病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李洪民,邢继英,马代夫,谢逸萍,李秀英. 2005

[15]甘薯高淀粉育种研究. 李洪民,马代夫,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2003

[16]甘薯F1代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及遗传趋势探讨. 谢逸萍,马飞,李洪民,李秀英,李强,马代夫,许士礼. 2005

[17]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刘庆昌,马代夫. 2005

[18]高抗茎线虫病高淀粉育种材料的鉴定和利用. 李秀英,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李强,周忠. 2005

[19]甘薯茎尖离体培养配方中不同激素效应的研究. 唐君,赵冬兰,张允刚. 2005

[20]甘薯育种与甘薯产业发展. 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平,李强.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