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全国县域复种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淮贺举 1 ; 李奇峰 2 ; 王小慧 3 ; 胡海棠 2 ; 李存军 2 ;

作者机构: 1.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复种指数;时空变化;县域;空间相关性;重心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1 年 022 期

页码: 76-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的基础性指标,提高复种指数是粮食持续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分析全国复种指数变化特征、空间差异、重心迁移,系统收集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等数据,基于GIS空间展示与分析,应用重心分析法、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全国复种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1998年,全国复种指数最高,达到165%,目前保持在123%左右。(2)从空间上看,复种指数呈现从北到南逐渐增加的趋势;从时间上看,复种指数大多数地区呈现"上升—降低—上升"的趋势。1995年,复种指数在201%~300%之间的区域范围最大,之后2005年和2015年不断减少,同时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1985—2015年,全国复种指数上升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黄淮海、西南、四川盆地农作区,下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低中高原、长江中下游(东南部)、江南丘陵、华南农作区。(3)1985—2005年空间上的聚集态势增加,2005—2015年降低。与1985年相比,2015年全国复种指数重心向西南移动33 km,其中复种指数<100%的重心向东南移动433 km,复种指数100%~200%的重心向东北移动104 km,复种指数>200%的重心向东北移动319 km。我国复种指数存在空间上的自相关性,南方地区复种指数降低、重心向西南迁移,是我国复种指数变化的最重要特征。

  • 相关文献

[1]基于县域单元的我国水稻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王小慧,姜雨林,刘洋,卢捷,尹小刚,史磊刚,黄晶,褚庆全,陈阜. 2018

[2]基于力矩平衡点法的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布. 李虹,唐秀美,赵春江,潘瑜春,郝星耀,郜允兵. 2015

[3]近30年我国谷子生产时空变化与区域优势研究. 刘杰安,王小慧,吴尧,贾浩,尹小刚,史磊刚,褚庆全,陈阜. 2019

[4]小麦多年产量空间变异与空间关联分析. 陈云坪,王秀,马伟,赵春江. 2010

[5]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及其空间相关性分析. 张斌,姜鹏,程长林. 2020

[6]县域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规划适宜性评价. 阎波杰,潘瑜春,赵春江,郭欣,殷红梅. 2010

[7]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研究. 任艳敏,孙九林,刘玉,潘瑜春. 2017

[8]基于限制因素分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 任艳敏,孙九林,潘瑜春. 2018

[9]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县域农业增长空间特征研究. 刘玉,唐秀美,潘瑜春,胡月明. 2018

[10]基于XML的农业专题空间数据同步模型. 吴华瑞,赵春江,尹宝才,朱华吉. 2008

[11]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素时空变化的影响. Ma Maoting,马茂亭,An Zhizhuang. 2012

[12]基于RS和GIS的北京冬小麦面积多尺度时空变化研究. 史磊刚,于景鑫,陶欢,刘建刚,淮贺举,徐长春,李奇峰. 2018

[13]时空变化知识表达模型. 徐泮林,朱华吉,张英俊. 2008

[14]基于XML的农业专题空间数据同步模型. 吴华瑞,赵春江,尹宝才,朱华吉. 2008

[15]密云水库长额象鼻溞的种群动态研究. 高梦婵,李治,张清靖,曲疆奇,李毅超,刘青. 2018

[16]中国种植制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综述. 王华英,胡海棠,李存军. 2015

[17]时空变化分类与表达研究. 马少娟,朱华吉,崔信国. 2007

[18]河南省县域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薛剑,韩娟,刘玉,张凤荣. 2013

[19]基于农作制分区的1985-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时空变化. 白冰,杨雨豪,王小慧,贾浩,吴尧,史磊刚,尹小刚,陈阜. 2019

[20]北京密云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变化. 李永刚,胡庆杰,曲疆奇,宗海明,王健,张清靖.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